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城市故事
这些年我般了三次“家”《我是熟了,还是俗了》第五篇

这些年我般了三次“家”《我是熟了,还是俗了》第五篇

作者: b987d9a0ce87 | 来源:发表于2017-09-01 19:55 被阅读35次
这些年我般了三次“家”《我是熟了,还是俗了》第五篇

1

这些年我搬了三次“家”,有时候我自己调侃,这也有点类似“孟母三迁”了。孟子母亲三迁是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而我的三次搬“家”是生活所迫。

房东的房子要拆迁了,搬了第一次;房东的房子卖了,搬了第二次;我自己有了房子,又搬了第三次。

就这样,我搬了三次“家”,算是在这个城市定居了,有了自己的窝。

现今记得第一次搬“家”已经过去一年多了,8月的夏天,三十四五度的天气,酷暑难当,要拆迁的老房子,墙面破败不堪,屋内阴暗狭窄,大晚上的老鼠成群结队的吃我们的大米,时不时还要打翻瓶瓶罐罐,其实这次不拆迁,我也不想再住下去了。

小区是敞开式的,楼道内、步道上布满了猫猫狗狗的大小便,我在这儿住了2年多了,小区环境是差了点,不过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却是一块香饽饽,一个月一个人几百块钱的房租是相当的实惠。

当我没有能力去改变现状,我选择适应,所以两年住下来,还是觉得很满意,很舒服。不过偏偏你的适应是被动的, “房子要拆迁了,你们得搬出去了”,房东冷漠的说。被动无助的这一次搬“家”让我坚定信心,一定要买一套自己的房子。

2

      搬了三次“家”就定居了,我应该还是幸福的吧!

在大城市很多人可能是搬了一次又一次,也不一定能实现自己的 “房奴梦”。我们执着,我们努力,只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孩子有好的教育,为了有好的城市福利,

为了有好的医疗条件……一直努力追赶,却总也赶不上房价的奔跑,一万一平,几万一平,售楼处的长龙,购买人的疯狂,谁这么有钱!

     

这些年我般了三次“家”《我是熟了,还是俗了》第五篇

3

租房的这几年生活着实充实快乐,因为我一直要求很低,毕业时有一份工作我就心满意足了,有一个地方住下我就幸福美好了。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艰辛,没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没有什么压力不压力的,该是你的经历,谁都左右不了,从零开始,每走一步都是进步,都是零的突破。

我的第二个房东是位退休的老爷爷,时不时都要过来看看。其实是每月的定期检查卫生,看看屋里的桌椅板凳,不过每次不告知就进每个人的卧室看,真的是很难让人接受,全然不顾个人隐私,一个大老爷们也难以对这儿说不介意。

三个一起租房子,公共空间的清洁就是很大的一个矛盾了,有时候一个人做,有时候两个人做,有时候没人做,恰有“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故事意味。

妥协与斗争,我选择了妥协,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不收拾也没关系,就当自己一个人就好了,一个人你自己不也得收拾莫?

4

每当节假日,三个人每人做两菜,南方的,北方的,凑一桌,喝点小酒,是很惬意的过往。

南来的北往的都不容易,聚到一起是缘分,吹吹牛皮,划划拳,骂骂该死的领导,说说可恨的房东,伤心的对比一下各自的工资,憧憬美好的生活,聊聊今年的愿望,谈谈新来的小美女。

吹完牛皮,各自收拾回去睡觉,明天还得继续努力。辞职去寻找诗和远方是多么美好的噱头,从容到这样了,应该不是你我凡夫俗子。

5

记得最难忘的经历当属那次钥匙落在了办公室,早上起来迷迷糊糊的,看时间还来得及就去楼下吃饭,再上来拿背包。

结果出门时才发现没有钥匙了,怎么办?

自己心里顿生一妙计,就是给门留缝,不让它关严实了,具体实施才发现这是一个技术活。

左手扶住门的上沿,右手精准控制合起的缝隙,往里靠,继续,接近了,缝隙越来越小了,不过太小了,往回狠拉了下,我倒吸一口凉气,还好没关上。

当时不知是脑袋短路了,还是一时鬼迷心窍,就是想继续试试。这回有经验了,比上次稳当,操控精准,而且还有脚尖作为防错手段,把脚尖都放在门槛与门之间,辅助手控制门的开合。

夏天的楼道很闷很热,加之早上楼道时不时的有人通过,很有可能会怀疑我是小偷,简直是太紧张了,很久没有大汗淋漓了。

靠近靠近了……缝隙越来越小了,只剩一个手指尖的宽度了,这个缝隙小偷应该不会发现的,松开了脚的配合,寻思再推那么一点点让其达到完美的境界。

嘣!关上了!一霎时我人生失空几秒钟,真是戏谑啊!我知道用铁丝捅、扣都是白费,不过还是折弯了员工卡上的连接环,试试!其实也没有抱什么希望,只是为我强迫症的后果做一点点补救。

穿着拖鞋短裤,两手空空,没有汇报材料,没有记录本,开会去了。总感觉有点像斐济那类国家总统一样的装束,开了一次正式的“非正式”会议。

这些年我般了三次“家”《我是熟了,还是俗了》第五篇

6

      不备用一把钥匙那简直太可怕了,后果很严重。租房时想有房子的快乐,有房子时思无房贷的日子,失之得之,总该有些不同的经历,踏石留印,风雨向前,说外国人从不那么着急买房子,但是外国人也没有中国式的丈母娘啊。

中国有中国的文化,不能简单对照,房价过高确实不是大家希望看到,准确来说是穷人。无节制的投机操作,野蛮人式的疯狂敛财,是制度问题,还是人性所致,令人深思。

中国房地产经济走过了辉煌的十几年,也许还在继续演绎着疯狂,我们只是希望有房可住,有家可回就好了。

这些年我般了三次“家”《我是熟了,还是俗了》第五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些年我般了三次“家”《我是熟了,还是俗了》第五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ik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