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oWu笔记分享】
![](https://img.haomeiwen.com/i23172679/0978d50d30d6e56f.jpg)
若想要原型提供这些好处,其背后必须有一个计划,以下是简单的
4步规划法:
1.定义原型的用途。原型是一项实验活动。了解实验的目的,是设计实验的关键。如果不知道目的,你就不知道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反馈,也不知道从谁那里获得反馈,这样就很难确定究竟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在原型建设工作开始之前,以书面形式陈述你的团队希望从原型测试中学到什么。你可以用这个句型来将其框定为一个或多个假设:“我们相信……”
2.明确原型的近似水平。原型的全面性各不相同(原型具备最终解决方案的哪些属性和功能),保真度也有差别(原型与最终解决方案在外观和感觉上的匹配程度)。更全面、保真度更高的原型,通常能帮助用户提供更多有用的反馈,但是建构起来更耗时、更昂贵,而且迭代修改更不灵活。原型的近似度一方面反映了反馈的清晰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体现了反馈的可负担性和灵活性。以上一步定义的学习目的为基础,原型应在能提供有用反馈的情况 下保持最低的全面性和保真度。
3.概述实验计划。指导实验运行和反馈分析的实验规划,应该要确定参与测试的用户类型和数量,测试原型的环境, 反馈收集方式,以及反馈分析方法。我们将在下面测试阶段的介绍过程中涉及实验计划的这些方面。
4.创建时间表。进入测试之前的最后一步,是创建时间表。此时应确定什么时候必须开始原型建构,什么时候对原型进行测试,什么时候对反馈进行收集。原型时间表能帮助问题解决者保持专注和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