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悲剧”,是个性张扬
后院那几株黄瓜,今年还很给力,已经陆续长大了三个。大宝小宝说它跟买来的黄瓜一样大,她们把摘黄瓜当着很好玩的事。
平常不喜欢吃蔬菜的小宝,对的那自摘的黄瓜也稀罕起来,洗过之后,显摆似地先掰一块给她妈妈尝,剩下的姊妹两个再掰开,拿在手里,像吃水果一样。小宝还要象征性地掰下那么一小块,分给她爷爷、她巴尝尝,小嘴夸张地说:“这黄瓜好吃,超级美味。”主要不是黄瓜多么好吃,关键是她们自己看着黄瓜蔓上的果实,一天天变大,再亲手采摘的好玩,享受的是看着的蔬菜变化,亲自动手摘下来的过程。
小宝爷却在对待那黄瓜上,不解“风情”,让小宝为了黄瓜的事,撅起了好一阵小嘴,跟爷爷生了气,她妈妈开导了小宝,小宝对她爷爷的态度才有所缓和。
俩宝孙放学后,跟我来到后院,大宝亲手摘下来黄瓜,高兴地拿到厨房,她爷爷在给她们炖排骨,小宝说:“爷爷看,我们又摘了一根黄瓜,你给我们洗一下。”然后她们俩便要跟我玩游戏,等着吃饭。
米饭,排骨,炒菜,小宝爷还专门炒了绿辣子,儿媳妇喜欢吃。一盘黄瓜切成长条端来了,小宝一看,马上不满意了:“我要拿在手里吃,不要切开的菜。”“都一样的,长条黄瓜也可以拿在手里吃的。”我劝她。“不行,我就要不切的黄瓜,拿在手里吃。”“那咋办?我给你补一下?”我笑着哄她,并把黄瓜条对在一起。“我不要有缝缝的,要跟原来一模一样的。”小宝在出难题,我说:“那咱蔓子上的那个小黄瓜摘下来吧。”大宝不同意,说它还没长好,不能摘。她妈妈有办法,把小宝揽在她怀里,说:“你看,切成条的黄瓜,皮是不是少了?黄瓜肉就多了。”“没有,皮还在哩。”小宝犟起来了。不知她们母女怎么说通的,小宝不再耍赖皮,拿起一条在手里,却对爷爷交代:“爷爷,你以后不要给我们再切黄瓜了。我们要掰着吃。记住了吗?”爷爷赶快答应。
不过,当宝孙她们回她们家以后,小宝爷发起了感慨:“悲剧。黄瓜切成条条,为她们好拿,还服务反了。”“好的服务,是服务对象满意为标准的。不符合娃的心意,再尽心也是白搭。你按你心里想的来哩,把服务对象的要求放一边,还嫌小宝不满意哩。”娃们让他洗一下黄瓜,他好心好意在没有征得娃同意下,自顾自地切成了条,违背了娃的意愿,闹得小宝耍赖皮。
我说,你这不能说成是“悲剧”,应该是个性张扬的表现。他不屑跟我辩论,可我知道,他认为的切条既可以拿着吃,放在盘子里也“上了档次”,文明程度高一些,便自作了主张,惹得小宝生了他的气。
有些方面是可以自作主张的,有些方面要尊重她人的想法,不是时时、处处都要彰显个性,我行我素的,甚或唯我独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