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成功之道

作者: 行者无疆ZZY | 来源:发表于2022-07-04 15:41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在中国,金庸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价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世人评论其为“百年一金庸”

    金庸的成功,在于他善于把握历史性的机遇。他抓住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出现与繁荣的契机,以自己深厚的功底与出众的才华创作出了15部武侠小说,成为一代宗师。

    他抓住了二十世纪中后期香港报业繁荣这个契机,创办《明报》,成为香港四大报之一。

    他抓住了香港回归这个历史性契机,积极参与《基本法》制定及时势评价,成为著名的政治活动家。

    一、超凡的实力。

    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个人的实力是关键的因素。金庸的成功固然有外因,而其扎实的文学功底、精准的判断能力和丰富的人生经验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

    实力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靠的是日积月累。金庸有一个绰号“活辞海”,同事们有疑难问题不用查书,直接问他,每答必中。金庸的私人藏书在香港无出其右,除特殊情况外,每天坚持读书6个小时,可见深厚功底的形成没有捷径。

    扎实的功底应用到写作方面,金庸的成名顺理成章。除了写武侠小说,金庸的社评也写的炉火纯青,被誉为“香江第一健笔”。被海峡两岸及美国白宫政界人物列为必读参考。也成就了他作为国际知名政治评论家的盛名。

    《明报》创办伊始,在夹缝中求生存,金庸一手写武侠小说,一手写社评,读者才对《明报》另眼相看。

    金庸的社评分析深刻,预测精准,在分析中国文革现象、美国对越战争等许多事件中做出的预测都十分准确,令人诧异。

    十年动乱,由于受大陆文革冲击,香港局势愈发复杂。对于少数人借国家之难,行不义之事的行径,他在《明报》上多次发表社评,抨击极“左”势力,支持港府行动。金庸成了极“左”势力的众矢之的,被列为第二号必杀之人。他一方面远走海外避难,一方面电话遥控《明报》,极力仗义执言,反对极左势力。事件平息后,《明报》劫后余生。金庸受到了香港市民的广泛赞誉。

    二、超凡的眼界

    成功者必须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因为机遇是偶然的。金庸的判断力是极强的,善于捷足先登,抢占先机。

    金庸年轻时,在上海《大公报》任编辑,后《大公报》在香港设立一套班子,金庸被调往香港,当初金庸没有把这次调派看成机遇,随后他把去留利弊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年轻人要有远大的抱负,《大公报》在香港创刊,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大展身手的舞台,也许换个环境可能成就一番事业。经过分析,金庸决定启程去香港。就这样,金庸开始了人生第一次重大转折。

    金庸来港后,时刻留心社会的变化,通过观察香港发生的两起引起港民极大关注的事件,他意识到机遇到来了。

    第一件事是香港太极拳和白鹤派掌门人互不服气,约定在澳门打擂比武,一决胜负。在香港市民中造成巨大的冲击,街头巷尾议论纷纷。第二件事是梁羽生一跑走红。武师赛后,为满足市民的“武瘾”,梁羽生在《新晚报》连载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使报纸销量激增,开创了新武侠小说的先河,梁羽生本人则红遍香港。

    这两件事并没有引起香港小说家的注意,而从未写过小说的金庸,却心如明镜,感悟透彻。港民祟尚武魂,武侠小说必然供不应求,金庸认为自己应该有所作为。

    很快,金庸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在《新晚报》连载,故事可读性超过了梁羽生的作品。后来居上,风声水起。之后,金庸写武侠小说一发不可收拾,20年间写了十五部作品,每部作品都成为经典之作。金庸作为新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至今无人撼动。

    在古今中外的小说中,金庸作品的知名度仅次于《红楼梦》而名列第二,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他的小说。可见他的伟大成就。

    金庸自立门户创办《明报》后,最初苦苦支撑,难以维持,为了摆脱困境,他时刻留意新的机遇。

    上世纪中叶,由于中苏关系破裂,三年自然灾害,中国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处境。大批沿海居民涌入香港谋生,香港当局采取强硬政策,一律遣返。局势十分敏感,香港各大媒体均怕“引火上身”,对“逃亡潮”不予报道。随着局势的日益严重,金庸作出决定,真实地报告,后果如何,由我负责。他的决定,一方面坚守了报人的良知和操守,另一方面是想抓住这次机遇提升《明报》的知名度和销量。

    这次创造的机遇立竿见影,《明报》的报道出色真实,吸引了大批读者,成为港民的首选报纸。过去每天销量仅有1万份,而今每天销量达到4万份。名声大噪,《明报》终于走出了惨淡经营的低谷。

    三、超凡的目标

    中国有句成语:功成名就。若想功成名就,就必须立足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行业,坚守既定目标,把握人生主向。

    金庸在年少时就立志成为外交官,在学校时就选择就读外文系,学习国际法。尽管在《大公报》任职,但仍然不改初心。新中国成立后,他离开香港,北上求职,见到了时任外交部部长乔冠华,乔坦然相告,外交部确需人才,但一个受过国民党教育的地主后代,很难被吸纳。乔推荐他去中国人民大学读书,争取入党,才有可能进入外交部。金庸坦然接受,只要能当外交官,怎么都可以。

    在办好手续,填写自传时,他猛然惊醒,自传要求必须写得详细,自己祖上为官,属于“压迫阶级出身”,很难入党,怎么能当上外交官。于是,他马上决定,返回香港。

    这次北上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外交部没进去,《大公报》工作辞掉了,夫妻感情也出现裂痕而导致日后离婚。

    在进退两难之际,金庸选择了一条充满荆棘风险的道路:自立门户办报。在香港有句话:“和人有仇,劝他办报”。但金庸义无反顾,说干就干。就这样,日后声名蜚然的《明报》正式创刊。

    《明报》创刊之始艰难度日,困境之时只剩下包括金庸在内的两位报人。很多人断言,《明报》不出半年即倒闭。但在金庸的精心策划下,《明报》很快打开了局面。他分析了情势,把在《大公报》等写的国际政治述评转至《明报》发表,继续进行武侠小说连载,针对港民爱好,开辟了娱乐专版。刺激了报刊销量。

    九十年代初,金庸对未来事业作出了新的选择,决定“淡出江湖”,退出《明报》掌门人位置,潜心研佛,尽情游历,专注做好社会政治活动。

    由于《明报》已成为香港四大报纸之一,有意收购的集团不在少数。金庸抱定一个宗旨:维护《明报》前途,对办报缺乏热忱的集团免谈。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金庸推动《明报》上市,让千千万万喜爱《明报》的读者成为股东。《明报》上市后,金庸又殚精竭虑,为《明报》选定掌门人,确保了《明报》的持续稳定发展。

    四、超凡的精神。

    成功需要实力机遇,需要咬定目标,更需要执着的追求,精益求精的作风,不畏艰难的勇气。

    金庸以写武侠小说成名,成为香港“以文致富第一人”,积淀了丰厚的资本和经验,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写完《鹿鼎记》后,金庸决定封笔。

    金庸认为,任何事物皆有尽头,到了尽头,徘徊不前,不如不写。这也是对读者的负责,对事业的珍惜。

    金庸为此花费十年时间,对自己的全部作品进行了重新修订,他对修订工作一丝不苟,严谨细致。敬业精神让人钦佩,传为美谈。

    金庸淡出《明报》后,主要精力以社会活动为主。由于他的影响力,在香港1997年回归进程中,他参加了中央政府成立的基本法政制小组,并任两位负责人之一。对于香港回归后设立什么政体,港人意见不一,小组内也想法不同。最后形成两派,一派主张实施激进的民主体制,一派主张维持现状,进行有序改革。金庸主张后者。

    在香港,金庸的意见可能是保守的。但金庸认为这符合香港现状及历史发展规律。因此,他在小组讨论时坚持己见,奔走呼号,个别沟通,集体讨论,媒体释疑。最后在各方努力下,达成了协议。

    然而《香港基本法草案》在港征求意见期间,金庸受到了猛烈抨击。问题起因于草案拟定的“新协调方案”,不符合某些港人的口味,他们发动了一场“倒金”运动。指责金庸拟定的方案歪曲事实,“金庸有野心”、想当“武林盟主”。

    面对铺天盖地的反对声,金庸坚持原则,压力面前不低头,指责面前不动摇。连续发表社评,向公众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最后终于得到了公众的理解。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每个人都希望成功,读书的希望成绩优秀,演戏的渴望观众赞赏,经商的盼望赚钱发财,从政的期望政绩显赫。但愿我们能从金庸的成功之道中有所感悟和启发,为我们前行的道路上搭一座桥,点一盏灯,让我们一往无前地走向成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庸的成功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ohd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