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奇怪吶,自己的子女,还不及你这个外人孝顺。”这句让人语塞的话似乎点明整部影片的主旨。
下午图书馆公映这部1953年的日本影片《东京物语》,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虽然黑白片的画面让人觉得年代久远,但是“世上无新事”,这部家庭电影还是会让你觉得彷佛就发生近些年的中国,不会觉得这是一部66年前的故事。
这是一部让人无话可说的电影,无话可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这部电影我认为是小津安二郎巅峰之作,用平静的叙事手法来表现这部家庭电影,这是一部好到让人无话可说的电影;二是影片所展现的家庭故事也正是东亚儒家文化国家的孝道文化在城市化下所受到的冲击,让人感到无奈又心酸。
整部电影所传达出来的故事,这其中并没有谁对谁错,不管是全心全意为子女考虑的父母,还是因为面对工作和父母二选一,最后选择工作的子女们。只是时代的不一样,以前父母和子女都是住在一起的,父母和子女的感情交流和孝道都能得到很好的展现,但是现在城市化下,子女在长大后就会慢慢地远离父母,这种生理上的隔离加快了情感转移也让转移更彻底。在此情况下,子女可能更多的是忙于自己的小家庭,而不是和父母的那个原生家庭,父母同时疏远也就不足为奇了。
整个电影没有镜头的推拉摇移,几乎都是用平行镜头或微仰的角度拍摄,所以画面极其平淡安详,却又完美地在人物的语言表情里表现出了老人如烟一般难以散去的孤独,以及子女对父母装腔作势得让人感到反胃的“孝顺”。
这一系列的镜头表现,让我内心既久久心疼于老人体谅孩子的落寞,又深切痛恨于子女各自为家的自私,最终一切感情却又不得不归于平静,无奈地接受一切。
关于这部电影,看的时候,我思绪万千,似乎有很多想说的:父母因为体谅子女而说出的仿佛在安慰自己的话,子女看似无意却又处处戳人心窝的行为,纯子的表现,以及最后的谈话……很多很多的情节和特写,让我的心不禁为之颤动,而当电影结束,当纯子那句:“是的,最后我们都会这样”的话说出来以后,我的心又莫名的归于平淡。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1670/05e28d391b1ee443.png)
生活一直就是如此,我们最终也说不定是不是会变成那样,于是,终究,我无法责怪里面的任何人。
现在我们国家不也正是这样吗?孩子们长大后有了自己的家庭后,孩子依然是父母的心头肉,但是父母不一定是孩子的心头肉,因为自己有了孩子,希望能够把更多的爱给孩子,反而忽略父母的感受,这着实是一件很心痛的事情。但是为了不让这个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好好地对待自己地父母,问心无愧地尽孝道,而不是等父母去世后才感到后悔,坚持朝着体谅父母这条道路继续行走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