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彼岸的菩提

作者: 清与白 | 来源:发表于2021-12-14 02:04 被阅读0次

    缘起于我的高中时代—绥德师范学校!记得那时候我们同宿舍里有一位男生拿着MP3(装电池的那种,在我们学生时代属于高级东西)其中就有一首歌曲特别好听,每次听到那里我就特别激动,不知道为什么;我便问他这首歌叫什么名字?他说叫《大悲咒》,我于是默默的把它记在了心里,心想这首歌太好听了我一定要好好的学会,遗憾的是到后来我也没学会唱只是会读诵。

    一转眼就到了大学,那时时间也比较多经常喜欢一个人去庙宇里闲逛,看看那里的古建筑和亭台楼阁上的画,感觉特别欣慰;每逢去完寺庙之后犹如清泉从心中流淌而过特别舒心。由于我是一名艺术学生特别爱好美术,所以经常会画一些庙宇里面的白描佛像,就这样大学生活也随之过去。

    在2014年我参加了工作之后在种种机缘巧合之下我认识了学佛的人,于是我们开始一起学习佛法,并在那年底一同正式皈依佛门成为了在家居士。这么多年过去了,有人经常问到学佛应该会改变生活?带来财富、好运等等。其实非也!我是觉得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观点、感悟、看法……

    无论哪部经典都是在改变着我们的观点和追求的方法,生活不会因为你多读几部佛教经典;多念几句南无阿弥陀佛而得到应有的改变,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但是能改变的只是自己的意识形态,对人生的追求、社会的理解等等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学佛是信仰和修行的过程,就如咱们的中国共产党一样也是信仰和努力的方向;有了崇高的信仰还需脚踏实地的修持。现在好多世人误解出家师父们,说年纪轻轻的什么也不干逃避现实生活、不努力为社会做贡献等等,其实不然!那是因为世人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出家师父是三界导师的代表呀!出家主要是弘法利生、普度众生!教导世人诸恶莫作,诸善奉行;对社会的贡献是润物细无声的……想想如果没有宗教信仰,只剩法律的规定和约束,这个世界会是咋样?很多道德观念都源于宗教和佛法的加固传承!至于师父们的个人生活大都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们能放下爱恨情仇、财色名食利选择出家已经是人生最大的成功了。

    回想咱们人生不过短短百年,自己奋斗所得到的权利、名誉、金钱、地位……到最后统统都没有带走!相反陪伴自己去世的大都是痛苦的病魔缠身;谁也脱离不了人生八苦(除了生老病死外,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放不下)。学佛修行不仅仅只是信仰和修行实践,而是带着般若的智慧去修心!修那颗时时念念都放不下不安的“自己”,世人常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这是我家的、那是他家的……其实什么也不是,百年之后尘归尘土归土,自己都去世了哪还有“我”?“我”只是自己的一个符号罢了,《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讲“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是相而矣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永恒的物质东西存在。因此佛在《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上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万般皆为空,唯有业随身”只有自己所造的业力像影子一样伴随着自己而存在。

    学佛改变的是自己,并非外在的东西和物质的因缘和合。佛学教授世人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往内修,由内到外从根本上修行(心即是根本)从而改变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意识形态;用佛法的智慧解释世俗的一切梦幻泡影;最终达到念佛净土导归极乐。一切随缘,随缘一切;是善缘也好、孽缘也罢,我们坦诚相待即可。善缘你天天求也不一定会到来,孽缘你天天担心害怕也不会不来;正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过去、现在、未来都是一瞬间的事,现在还在说话️,那么下一秒就是过去了;回忆是最好的记忆方法但在修心路上却是最大的绊脚石;因为回忆的越多记忆的就越多,自己的包袱也越多,那么还如何放下呢?岂不自找麻烦?现在即是当下,做好当下应该是最好的修行;未来都是未知的数管它干什么?岂不又自求烦恼吗?改变了自己的格局和心态,不就得到快乐和解脱吗?有一典故:古时候一位善良的老妇人生了两个女儿,其中大女儿家是卖雨伞的,二女儿家是卖扇子的,老妇人天天不开心、愁眉苦脸的,一天一位出家的师父碰巧路过便问老妇人:您这么大年纪了,愁眉苦脸究竟为何?老妇人答到:哎!我愁我的两个女儿呀!天气晴朗的时候愁大女儿家的雨伞生意不好,下雨天又愁二女儿家的扇子生意惨淡…出家师父说:老妇人您应该这样想才对呀,天气晴朗时想想二女儿家的扇子生意兴隆,下雨天想想大女儿家的生意火热,您不天天高兴吗?老妇人听了师父的话很高兴,连声道谢。学佛不一定能改变固有的生活状态,但可以调节自己的心境;生活中的困难在所难免,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解题方式,岂不又是柳暗花明吗?

    修行重在修心,彼岸的菩提是每个佛子所追求的目标。一切的修行、觉悟、参禅悟道最终的归宿广义上讲是弘法利生、普度众生。阶段性的目标便是去彼岸的佛国脱离生死轮回,永离三界火宅之苦(前面讲的人生八苦)每个人都有这八种痛苦,谁也逃避不了,但是当修心之后你便明白其中的原因不再为之恐惧和害怕,而是淡然处之。这就是佛法的般若智慧,让人们明白真实的自己,明心见性;只有明白之后才能发自内心的精进修持佛法,到达自己理想的彼岸佛国。弟子愚顿必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莲友积极指责,顶礼各位祖师大德!南无阿弥陀佛,愿见者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六时吉祥!

                          记于辛丑年冬月十一日

相关文章

  • 我与彼岸的菩提

    缘起于我的高中时代—绥德师范学校!记得那时候我们同宿舍里有一位男生拿着MP3(装电池的那种,在我们学生时代属于...

  • 彼岸花·菩提

    相传,佛祖座下有八大弟子。只是世人所知的,只有佛祖座下的七大弟子,至于余下的一位弟子,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存不存在;没...

  • 无相心自然, 觉悟菩提前。 凡尘寻彼岸, 常念法喜满。

  • 菩恋

    菩提眷属与菩提伴侣 我认为,菩提眷属与菩提伴侣,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先说菩提眷属。眷,就是眷恋,眷爱。属,就是隶属...

  • 《菩提彼岸》 作者:周季仙

    《菩提彼岸》 作者:周季仙 菩提花开了 点燃了心中的长明灯 光茫万丈 让苦难众生佛光普照 同浴阳光 菩提叶飘落了 ...

  • 心系相思子, 奈何蒲公英。 多情菩提树, 梦里彼岸花。

  • 💐一诗一文皆是情🍃

    【诗】等待与徘徊/安安 你在彼岸的菩提树下 等待再等待 我在此岸的无望花前 徘徊又徘徊 要知道 人生有太多不得已的...

  • 曼珠沙华

    伶仃于彼岸, 自是寂灭 摇曳人前,映照浮生万千娇艳, 幻化证菩提,末那...末那...

  • 彼岸

    世人皆知彼岸有花 却不知彼岸有你 芥子为舟,菩提为篙 我是在渡众生 还是在渡我的心 我是要一场欢喜 还是要一声叹息...

  • 距离

    一个指尖 到另一个指尖 隔着一道 山与水的距离 菩提花开了 我独自在彼岸 悄悄守候 你漫长的归期 有风吹过 我在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与彼岸的菩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nr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