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炼字之道
王维的《相思》为什么成为《江上赠李龟年》了?

王维的《相思》为什么成为《江上赠李龟年》了?

作者: 梧桐树边羽 | 来源:发表于2019-11-28 10:41 被阅读0次

王维的这首五言,在中华大地是家喻户晓,连小孩子都能背诵,算是中国古诗词中原本语言含蓄,却因为红豆意象固化而变得直白的爱情诗鼎峰之作。

红豆作为相思的信物在南朝萧太子(古诗十九首的编者)的传说中便已经开端,经过王维这首诗和民众的推波助澜,终于在中国传统文化文化中成为爱情与相思的最高象征。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首诗的诗题确实多,《相思》、《相思子》、《咏红荳》、还有一个就是标题中说的《江上赠李龟年》,这其中到底哪一个才是真的?

很抱歉,一个都跟王维没什么关系。

​这首五言,在王维集的宋、元、明初和明中叶的各种版本中,根本就没有收录。

那是不是说这首诗的作者就不是王维?那倒也不是。

我们能找到距离王维时代最近的记录是唐僖宗时期范摅的《云溪友议》:

明皇幸岷山,百官皆窜辱,积尸满中原,士族随车驾也。伶官……唯李龟年奔迫江潭,杜甫以诗赠之曰:‘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值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龟年曾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又:‘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此词皆王右丞所制,至今梨园唱焉。歌阕,合座莫不望行幸而惨然。龟年唱罢,忽闷绝仆地,左耳微暖,妻子未忍殡殓,经四日乃苏。

这段文字并不复杂,我们可以看出杜甫赠诗流浪江南的李龟年的旧事。然后李龟年在采访使宴会上演唱了王维的两首诗,唱完之后,气绝四天复苏。

重要的是这段话:“此词皆王右丞所制,至今梨园唱焉。”这说明“红豆生南国”这首诗是王维所作,一直在梨园中传唱,属于保留曲目。

所以这首诗是王维的应该没问题,因为这是距离那个时代最近的记载了,必然是最接近事实真相的。可惜的是,文中并没有说明这首诗的题目。诗题也许有过,但是在玄宗到僖宗的这一百多年间,可能散佚了,也可能只是个无题诗。

王维这首“红豆生南国”到底是写给爱人的,还是写给友人的,包括具体的写作时间都没有定论。

而且我们还能看到,这个最早版本的诗中,不是“春来发几枝”,而是“秋来发几枝”。这种描写也是更适合红豆结子的自然规律的。

那这首诗的名字都是哪来的呢?

对唐诗的大规模整理从宋朝开始,南宋计有功编著《唐诗纪事》收录了这首诗,但是也没有题目,算是比较老实的,但是洪迈编著的《万首唐人绝句》里收录的就有名字了,叫做《相思子》。这个名字还好,毕竟唐人李匡文在《资暇集》中写过:“豆有圆而红,其首乌者,举世呼为相思子,即红豆之异名也。”

所以,这里称为《相思子》就好像我们今天用别称称《红豆》一样,算是为王维这首诗划了个类别,这就是咏物诗。

进入明朝,又不一样了。明朝的文人是最喜欢改诗的。首先是嘉靖年间刊发的王右丞集首次收入了此诗,并命名为《相思》,让这首诗从咏物诗上了一个台阶,成为一首抒情诗。然后万历年间的《唐诗类苑》又将这首诗命名为《咏红荳》,这还是在咏物诗类别。到了明末凌濛初刊发的王右丞集中,就变成了《江上赠李龟年》了。

同时,大约万历年间的《郑侯升集》中,“秋来发几枝”首次变成了“春来发几枝”

我们得出个什么结论?这首诗是王维的,但是改动和题目并不是他的。

至于为何变成了《江上赠李龟年》,估计是凌濛初看到了杜甫的那首《江南赠李龟年》,又知道李龟年曾与王维交好,而《云溪友议》中没有这首诗的名字,其它后来版本又不让人信服,便自己凭空生造了一个。

其实《云溪友议》也是小说体,但是他离得最近,只能取信于它,不过我们知道玄宗奔四川,王维是没跟上的,李龟年逃到了江南,王维却在安禄山伪政权里坐牢和当官,以至于后来差点死在唐王朝的清算中。所以,当时那种情况是不可能《江上赠李龟年》的。而且“此词皆王右丞所制,至今梨园唱焉。”也说明了这是王维旧作,所以凌濛初这一说大概率是个人臆测。

当然一定要说就是王维年轻的时候送给李龟年的,那也没办反驳,因为无据可考,但是如果根据这些东西推出王维有龙阳之好,那就未免太离谱。

至于这首《相思》的最后定名,那就是孙洙的《唐诗三百首》了,蘅塘居士选的这个名字既有咏物的意思,又有相思赠别的意思,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同。

“秋来发几枝”“春来发几枝”的改动,虽然不忠于原文,但是改出了从春到秋的时间跨度,也是深化了相思的诗意,算是改得好的,也逐渐成为了大部分人认可的版本了。

所以我们今天教小孩子的《相思》,其实是千年来文人在王维创作上的共同结果。

《江上赠李龟年》这个诗题,是最不靠谱的。

至于王维是不是真的思念李龟年,得去地下问他们才知道。

相关文章

  • 诗词中说不尽的相思红豆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这首《相思》又名《江上赠李龟年》,是王维写...

  • 王维的《相思》为什么成为《江上赠李龟年》了?

    王维的这首五言,在中华大地是家喻户晓,连小孩子都能背诵,算是中国古诗词中原本语言含蓄,却因为红豆意象固化而变得直白...

  • 相思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红豆生南国”出自王维《相思》,又名《江上赠李龟年》[1]...

  • 盛唐悲歌:佛系俏书生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一一王维:相思,江上赠李龟年 一、王维是个佛系青年 中国文化的...

  • 红豆寄相思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这首诗出自王维的《相思》,又名《江上赠李龟年》。红豆产于南方,结实...

  • 相思

    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一题为《江上赠李龟...

  • 如何红豆便相思

    王维有一首题为《相思》的五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此诗又题作“江上赠李龟年”。据载...

  • 【爱心小岛·故事精选】‖ 浸染了情感的红豆

    文/兑 相信朋友们对红豆的认知和了解,大概最先想到的是王维的那首《相思》,又名为《江上赠李龟年》。“红豆生南国,春...

  • 思哉,诗中的春(2)

    相思[唐代]·[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释相思: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

  • 江畔赠李龟年(相思)(唐、王维)

    《中国诗歌集》EAF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维的《相思》为什么成为《江上赠李龟年》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os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