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你真的能安住真心,那么妄心也罢,真心也罢,显现也罢,习气也罢,都会融于这觉性之中。像雪花掉进水中,像烟雾飘入太空,像水滴进入大海。所有这些,都会慢慢地溶解于空性之中,成为它们本体中的一部分。
2、真正证得大手印后,再把证得的东西也扫掉,毫无执著,最后达到修无所修,要保任你见到的空性,把世上一切都融入空性。
我们要时刻记住修行的目的:为了摆脱执著,所以不应该给自己增加新的执著,就算是上佳的觉受也不能去执著。
所以,这时还要破除那最后的无明和执著,之后才可能达到真正的了无牵挂。然后,你就没有了入定和出定之分,没有闭关和出关之别,没有契入和离开,没有能修和所修,行住坐卧,皆明广如天,清净如无波无纹的大海。
3、真正的印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证得了空性的大德印证,一是在事上印证。要在日常生活中印证,看你是否真的做到了安心和放下,若是你仍不能窥破虚幻,仍不能破除执著,便不是真悟。
4、修行不但需要见地上的超迈,更需要注重扎实的行履。
5、很多人不理解什么叫“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其实这句话所说的是,你可以工作,也可以和别人做生意,但是你不能执著于它,不能生出贪、嗔、痴、慢、妒来,也不能离开明空状态,要保任住妙明之心。
6、你随时可以持宝瓶气。我在写作、读书,做任何事情时都持着宝瓶气。要知道,宝瓶气是密法的基础。它通过控制气而控制心,气住而心住,气定而心定,气静而心静。
7、悟的过程,是破“业壳”见真心的过程。待得悟后,要忆持那悟境,要保任其真心。
悟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悟后起修,不离那本觉之智,在日常生活中巩固到的东西,经历种种考验、磨练,将自行和生活打成一片,性光渐明,生起妙用。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业障习气作怪,行者会时迷时悟,常常丢失所悟,要时时提起正念,最后才能打成一片,三身五智、诸种大用才会渐渐开显。
8、古人认为,修道有三难:一是学道之时开悟难,二是开悟之后保任难,三是保任之后妙用难。这三难,亦称“三关”。
真正的保任不离日常生活,是没有执著地生活。
9、世界上的万法,借不离自己的自性。真心即是万法,万法即是真心。
当我们安住真心时,就没有了分别心。
10、随缘,是说你不执著眼前看到的一切,不去攀缘它。当你的执著显现的时候,就是攀缘。要“来着自来,去者自去”,这叫随缘。要走的不让它走,不来的非叫它来,这就是攀缘。
随缘的真正含义便是远离执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