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风拂面,暖阳高照。“我在这里等待最美的你”,市展览馆虎年春季大型招聘会的彩旗迎风飘摆,虎虎生风。
一朋友趁着年假没休完,想在回去之前,让我陪着去招聘会看看行情,看看自己的身价能值几何。
微信扫码关注主办方后,可以免门票,我也就跟着进去了。场面很大,临时搭建的档口按照行业类别分的很详细。瞎逛,浪费时间,找个熟悉的感兴趣的职位看看吧。
刚毕业时,我在外企做过人力资源,不能说是油条级吧,好歹这职位上也是有追求的,来看看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理念,看看新境界与精髓。既然是学习,就得虚心求教,希望与高层次的主管见面一聊见解,也不枉此行。
目的明确,摸摸底,调查和了解这职位的最近情况,最起码也方便后面自己写写职场评论与职位看法,避免闭门造车闹笑话。
招聘会人很多,往往这种大型招聘会,求职者都不会少,可以说待业的占五成,有心跳槽的占四成,其余一成则是看行情与闲溜达的吧,类似我这种。我没有简历,就从组织方那拿份空白表填填,一笔一画认真写了两张,如果是草草画画,面试官也只会对你草草应付,尊重是相互的。
每个档口都围观不少人,纵观全场几圈子下来,招聘方接待方式基本分为三类:一是只管收简历、最多询问应聘职位的,这往往是几美女往那一坐,不是聊天就是刷手机,任务就是一摞一摞的收简历回去交差;二是有人事主管或专员面试,但面试的范围都比较窄,技术类基本问不着,问的大都是为什么选择跳槽啊?对我们公司有什么看法啊?之类的俗套;最后则是有真正大佬级坐镇的,经验丰富,现场能拍板,这类主考官往往都是单位股东或高管,见多识广,有眼光有判断力,看的准,知道啥是所需的人才,找到了就下手。
第一类别型的不多,可能企业没有重视招聘会的缘故,要不就是大量需要普工的;第二类的最多,算重视,但分工明确,招聘人事的活;最后这类大佬压镇的,是真挖人的。
隋唐演义里,尉迟恭出道时,应聘当兵,建成和元吉面试,草草了事不尊重人,结果尉迟恭跑对手那去了,损失惨重。
其实什么类型的招聘方式,与企业文化习惯是分不开的,招聘会不是来走过场,更不是随便派两人来应付,而且面试是有技巧的,即使简单的询问也要有针对性,通过某些细节,找到自己所需的答案。例如,你去问为什么选择跳槽时,我想人家既然已经跳槽了,至于问为什么吗,估计他心里早就想好答案了,你还来问有什么意义呢,要是碰着个会煽情的,绘声绘色把跳槽理由一说,都能感动的你流眼泪,最后感情一用事也就录取了。所以这类的面试询问最俗套最没有意义,废话。
面试往往就是几个主考官与你聊天,在不经意间来询问他要的东西,剑走偏锋,从侧面进行考察和评估,让你想表演都无法进入角色。
今天陪这朋友曾在甲骨文公司面试,主考官就有五六位,先是很客气地请你喝茶或喝咖啡,你喝的时候,肯定暗想如何来装饰或表现自己时,人家早在你喝水工夫就已轮流看完简历,做完记录和询问单,最后问的还是你工作经历的东西,但又是你想不到的,比如问你城市下水道盖为什么是圆的、盖子标识有哪些,给你想不到的措手不及,这就是看你的反应与平日观察,心细与否,你也不需从科学的方面去解释。
话说回来,招聘会既然设摊招聘了,就如设企业门面一样,是缩影,代表公司形象是小事,精神面貌是大事,从这点上求职者就能看出你公司的待人态度与企业文化,他就考虑如果去了会处在一个怎样的环境和气氛中,去还是不去呢。
一个招聘,就能够看出来企业的风格与态度,没有招到意中人是小事,砸了牌子让人误解才是大事,一个圈子一个行业,总会相互往来,别让松懈拖了整个企业前进的后腿,招聘会,也马虎不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