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纸牌屋》第四季放出前一两天,一加只花不到200万植入热门年度大剧《纸牌屋》的消息在营销同行里炸开了锅。
当我得知这个消息,第一反应是震惊:excuse me??纸牌屋?200万?真的不是美金吗?
第二反应是惭愧:为什么这样的项目我就找不到?
但在我刷了两遍《纸牌屋》之后,我找到了一加只花两百万的原因。
先来回答一下本文标题提出的问题。
如果单纯植入效果来看,我的答案是:亏了。
我把剧中所有手机出现的画面截了个图,没骗你,你看:

然后我统计了一下剧中出现的手机的频次和品牌:

注:经过统计,第四季共出现85个手机使用场景。手机使用场景指手机作为道具被剧中角色使用的场景,如:打电话、展示图片、拍照片、拍视频、玩游戏等,不统计远景全景等仅仅是拿着手机的场景。表格最后一列unknown是指我无法从影片中认出手机品牌,欢迎指教。「疑似」是觉得手机外观像但没有看到logo明确下来的。
这样看,一加出现的次数是不是很多?跟三星打平!但一加手机出现得最清楚的几个场景是这样的:




发现没有,这里有个很重要的细节:没有logo。
这里我需要解释一下logo露出为何重要:
第一,影视剧作出现现实中的各种产品是无法避免的,但为免除广告嫌疑,国际惯例是去标或换标。比如这样:

我开始以为《纸牌屋》的植入风格就是不给logo,但非也,你看看其他品牌的植入就知道了:




第二,市面上手机品牌那么多,要求普通观众/消费者能凭手机外形猜出品牌显然是不现实的。出货量大如三星也无法保证产品能被准确认出,何况是出货量仅在百万级别的一加呢?

因为不清楚到底是200万的植入协议里没有包含logo露出,还是包含了logo露出却没有执行好,对此不予置评。
当然了,没有logo露出责任不完全在片方,因为一加给片方作为道具的机型是一加二高端黑:

以及一加一高端黑:

机型选择有问题,也不等于就判了死刑。一加不能说毫无特点,它的后盖就是非常漂亮有气质的。既然其他品牌手机都可以各种强行出镜,那给一加设计个角色一边思考一边用指腹摩挲手机后盖的动作能不能行?
可惜了,也是没有。每次一加出镜都以非常没有辨识度没有特色的方式出现,它也只是一普通手机而已。
所以说,没有logo露出,没有非常具有辨识度的外观(黑莓有全键盘,三星S6 egde有曲面屏,撸妹有小窗口),也没有可以体现产品特征的场景,一加在《纸牌屋》里完全是一次失败的植入。根本没有消费者能通过这部剧认识一加,也没有消费者能通过这部剧加深对一加品牌的印象。
那么从传播来看呢?
先来看几个比较客观的数字。

百度指数显示,「一加」词条近期搜索指数最高峰出现在3月3日(H点),是近90天以来最高点。3与3日一加在微博公布植入了一部热门美剧的消息并发布相关新闻稿,搜索指数因此走高。但持续不了几天,就降下去了。

那么一加蹭到了《纸牌屋》的热度吗?纸牌屋3月5日由NETFLIX放出,可以看到「纸牌屋」词条在3月5日至今搜索指数都处于较高水平,而一加一马平川。具体的数字:3月5日,「纸牌屋」的指数大约39k,而一加只有4k。

与搜索指数不同,一加的媒体指数倒是较为可观。除了在2月25日因一加三曝光而造成了一个高峰,3月初也有不少媒体关注一加植入纸牌屋的事情。
一加植入《纸牌屋》,想来最兴奋的应该是一加粉?看了微博话题的我为一加感到心疼。

200多万阅读,1.5万讨论,13个粉丝。其中7000多条讨论是因为一加发了个有奖转发的微博,剩下也就只有7个用户自发发了关于此话题的微博。有多惨淡我就不多说了。
可能是微博本来就不是《纸牌屋》受众活跃的地方?那我们去字幕组(纸牌屋页面传送门)转转。
在几百条短评里还是发现了四条关于一加的评论:




嗯,大概就是这样的评价了。说句题外话,这次三星的植入真的挺成功的,正面背面侧面屏幕都露出MAX了,给人留下的印象还是比较饱满的。
我还想起来一加在海外的口碑貌似不错,《纸牌屋》也是在国外更热门,那么可能是墙内不香墙外香?
于是,Google之。
用关键词 OnePlus house of cards 搜索出来的结果多达四十万条,其中翻到20页依然是在讲一加植入《纸牌屋》这件事,而且有多种不同语言的报道。因为标题和内容都高度类同,大概也都是公关稿吧。

但Twitter上跟微博一样惨淡,同样搜索 OnePlus house of cards 只有七条结果。
在Facebook的House of Cards页面,没有一张有关一加的照片。
Netflix的House of Cards播放页面上,也没有一加的logo。
甚至一加发在官微上那张带一加logo的海报,也是一加自己做的。

总结一下吧
所谓一加200万植入《纸牌屋》,不过是一加自己唱的独角戏。
从植入角度而言,没有logo露出,没有机型特点露出,只有非常少的人能看出一加的植入。
从传播角度而言,有大量新闻稿,起码是让一部分看《纸牌屋》而没有关注过一加的人知道了它,也当然会顺带对一加这个品牌产生好感(能植入美剧的中国手机肯定不low啊)。但一加非常孤独,它在向全世界喊「我植入了《纸牌屋》了喂」,却没有得到太多回应。
P.S. 《纸牌屋》最佳通讯类植入一定是它:

每集都要出现,每次出现都要推动剧情发展,简直想买个同款摆在办公室,每次接起来都有种社稷安危尽在我手中的感觉啊有没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