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歌

作者: 秦风长霜 | 来源:发表于2018-08-30 17:43 被阅读37次

诗歌是诗人在某一意识所产生的时空中所进行的语言组构,其本质是客观事物与潜意识的相互联系与反馈,其目的在于表达感知——中国诗歌尤其如此。如欲探求其奥秘,我们就必须首先回答三个问题。

其一,什么是诗歌?如笔者所说:诗歌是诗人在某一意识所产生的时空中所进行的语言组构。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极为关键的连接点:美。但美是极其抽象的,它不具有外在的特征而只有外在的表现,任何一种美都必须以万物的相互联系为纽带,而这一纽带则是经由审美意识的觉醒、主体意识的确立和万物共性的发掘而形成的,即我们必须首先唤醒审美意识——此种审美意识植根于民族美学当中,是一切艺术创作的底蕴和源泉,也正因如此,我们要进行诗歌创作并开创当代汉诗的天空,必须继承传统——我们能够发现美是因为我们在“发现”而并非是因为美存在,当我们发现并融入美之后,我们才成为美的一部分,而一切高层次的审美即在于理解自己是“一部分”。我们所说到的“诗歌气象”,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由诗人对美的感知力所呈现出的情感状态,诗歌便是由这种状态所产生的时空跨度中的语言填充。

其二,诗歌如何完成?如上文所说,诗歌的本质在于客观事物与潜意识的相互联系与反馈,此种反应的维度即决定诗歌的维度,因此,完成一首诗歌的首要任务不是建立语言,而是接受反应及其所引起的潜意识的表达需求——此种需求所代表的“瞬息情绪”,是诗歌得以创作的基点,但仅有“瞬息情绪”是不够的,诗人必须发现产生此种情绪的多个存在物以及它们之间能够使情绪产生的共性,即特朗斯特罗姆所说的“瞬息消失后的那种持续性和整体性,对立物的结合。”在此基础上,诗人应琢磨出适应于表达这种共性的语言,由于每一位诗人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这也会成为他们艺术风格形成的必经之路。那么,诗歌的语言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我的答案是:真正的诗歌语言,是一种各不相同的共性——犹如一棵树上的叶子,诗意的内核是树干,树根是植于整个日常生活并源源不断地探寻和汲取其神秘感及其所折射出的精神状态的潜意识——对于它所达到的这种独特的完整,其表现形式应为:精准。即诗歌的写作是诗人以“瞬息情绪”为基点,对产生情绪的存在物之间共性的探讨,并最终以精准地贴合于这一过程及其结果的语言将其展示。

其三,什么是好的诗歌?我认为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自然。诗歌的目的在于表达感知——对于最终的呈现来说,我们所强调的是感知;但对于创作的过程而言,我们则必须强调表达,因为感知需要最为自然的表达来呈现。一切我们所认为的优秀诗歌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其思想的高度、情感的广度和语言的密度浑然一体,宛若天成。境界取决于思想,而思想是关乎存在的,从自我个体的觉醒到群体的关连再到生命体的大同最后返回对生命个体的关照,有大境界则自成高格——情感亦是如此。在这两者所形成的磁场中,语言作为一个极为关键的存在与其互相影响和完善。好的诗歌语言应该与诗歌的思想情感实现自然而然的契合,即前文所提到的“精准”,犹如太极图中间的那条线——诗人的使命即在于力求完美地画出这条线。对于一首真正好的诗歌,它呈现给我们的状态应是它在自然而然地表达——它的声音来自于诗人潜意识中已知和未知的一切,而尤为重要的一点即是关于美的吐纳——这必然深深植根于诗人的文化积淀和美学追求。一个诗人的优秀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调和潜意识中所有的音响,使其产生最适合于某一首诗的声音和节奏——这类似于一个处在意识和表达之间的炼金术士,对语言及其所产生的文化积淀和反应的理解力将决定其成败。

因此,对于诗歌这一极为严肃和苛刻的语言艺术而言,我们必须将其交给一个民族和它悠久伟大的历史(甚至是全人类的)因为历史的本质即在于人与时间的相互联系与反馈,与诗歌极为类似。我们可以说,诗人的最终目标应是探索并呈现这种联系,它将超越时空。

相关文章

  • Jun.2 《物性论》卷1-上 | 谁说诗歌只能抒情?

    文/杜豆豆 《物性论》解读系列:《物性论》卷1-卷1(上) 00 引言 诗歌只能用来抒情吗? 小时以为,诗歌只是拿...

  • 诗歌论

    ——情绪意象的合理建构本不应该说这个话题,总有些自我推崇的意味,不过既然无聊,便可以来聊聊。诗歌是作为“感于哀乐,...

  • 中国诗歌的传统文化与西方诗歌的传统文化相对论

    中国诗歌的传统文化与西方诗歌的传统文化相对论 ■山田耕夫 ...

  • 【诗歌】死亡论

    上一刻,活着素然倾洒着清幽未完成数载漂泊的扁舟记忆中远方 下一秒,死亡黑幕遮掩着寂灭千百度四季轮回的落叶宁静中流浪...

  • 论彝族诗歌

    谈诗理根源,要从人谈起, 白云空中凝,微风阵阵吹, 天地成阴阳,阴阳结合变, 声和韵结合,前后韵相合。 美在于偶内...

  • 【诗歌】论草

    余热焰 原创 我是一株草 我长在高墙边 有人蔑称我是墙头草 我长在花园中 有人夸我是蓬勃生机的草 其实我很委屈 我...

  • 诗歌散论

    维柯说:正是人类推理能力的欠缺才产生了崇高的诗,崇高到后来的哲学家们尽管写了无数的诗论和文学批评著作,却没有创造出...

  • 偏偏是你的薄情,使我回味无尽

    林语堂先生在论中国诗歌中说到: 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观念,通过谚语和诗卷深切地...

  • 议体坛金牌论

    议体坛金牌论 顾城说,当我追求诗歌的时候,我就失去了诗歌。当我想当诗人的时候,我就失去了我自已。深...

  • 诗歌就在曲直间——“梨花体”论

    诗歌就在曲直间——“梨花体”论 文/伍零柒 诗人赵丽华是个四十几岁的女子,据说她的诗歌比她的美貌更耐看。 她是中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诗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ud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