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三天假,有些城市在不知不觉中又开始见缝插针地“销毁”烟花爆竹了。
这些年真没少闹笑话。棺字两个口,咋说咋有理。有些规定,在戏谑中诞生,在争议中坚决,在坚决过后又转了向。如果不是见惯了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恐怕谁也难以保持淡定。
让我大胆预测一下。如果现在笼头一松,都用不着大肆鼓动,单单靠老百姓自觉自发,预计就会有数百亿的增加值。短短半个月时间,数百亿甚至过千亿的增加值,再加上举国欢庆和民心所向,这账只要人不傻都能算明白。
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该讲究的讲究一下也无妨。经济形势弱的时候,该将就就得将就。国也是家,该挣挣,该花花。该收紧的时候收紧,该放水的时候也得放。尤其是这种不用怎么投入的放水,只放就行了。
举国欢庆,足以大赦天下。就算稍微造次那么一点点,又有何妨。更何况顺民心民意,何乐而不为。
即便如此,还是有些地方的头头脑脑不知所谓。前脚那边刚刚传递出松绑的迹象,这边又开始下着红头在禁。这些骚操作,真是莫名其妙。但凡是有点脑子,先不说敢不敢为天下先,至少按兵不动是没问题的。
如果有了新精神,就按照新精神执行。如果没有新精神,再下通知也不迟。像这样不知所谓地先把规矩一定,完全不顾大势,真等新精神来了,再说规定先不执行?这不是piapia打脸是什么。
倒不是什么天大的错误,只是觉得可以更严肃一点。不管做什么决定,最好能深思熟虑些。必须要做的,那就坚持把事情做好。不能因为有风,就不撒网打鱼。不是必须做的事情,那就考量考量利弊关系,有利的可以大张旗鼓,不利的尽量不做。
老百姓是最好打发的。能吃上饭,能不过得那么辛苦,即便辛苦不那么遭罪,即便遭罪胡乱有个释放的渠道,一切都好说。
为政之道就是为民,能给饭吃就给饭吃,能体谅尽量体谅,能给个出路就给个出路。不要讲那么高大上,最终还是落脚到实处。哪怕是没有实打实的好处,小小的纵容也许就是最大的好处。
马上就是举国欢庆的春节,马上都是一派祥和的春天,怎样才能让群众有个又热闹又能抒发情怀的场面。这个问题很好解决,更何况是在上级精神有所松动的当下。
就像柏林墙推翻前的那个小故事一样,举枪射击或许是职责所在,枪口抬高一尺或许才是最人道的地方。如果连这点尺度把握都拎不清楚,那只能为某些人某些地方汗颜了。
某地某广场,或许还将继续着“销毁”的场面。期待可以真正放开手脚大鸣大放时刻的到来。
到那时,也买了一挂鞭,不为春节,不为喜庆,只为那为民的规定欢庆。真正为民着想,真正让人看到来自于精神的希望。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