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是副总了!”
“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出国留学回来了!”
“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和你爸离婚了!”
“要不是为了你,我早……!”
父母在工作上不顺利或是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儿时,经常会把这种负面情绪通过诉苦的方式传递给孩子,尤其是妈妈。
“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这句话在孩子听来,好像父母的不成功或是不幸福都是自己造成的,父母为自己牺牲了一切。
面对这样的抱怨,懂事儿的孩子会自责,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压力。而一些不太乖的孩子也许会回敬父母一句“谁让你为我付出了?我又没让你这样做!”气得父母直翻白眼儿。
有的父母会把自己事业不成功、生活不幸福的原因全部归咎于孩子身上。“都是因为孩子”成为他们为自己的“不努力”开脱的理由,以达到心理上的解脱和平衡。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培养和价值观选择。抱怨和诉苦不能成为孩子前进的动力,父母尊重自己内心的需求,并为之付出行动;孩子看到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的爸爸妈妈,会从心底里佩服,并有样学样。
只有家长幸福了,家庭气氛才会融洽,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才更有安全感,会像父母那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愿意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