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一页,大家随我学策划——怎样策划建设中卫市八宝茶早茶文化广场
- 每日一页,大家随我学策划——怎样策划建设中卫市八宝茶早茶文化广场
- 每日一页,大家随我学策划——怎样策划建设中卫市八宝茶早茶文化广场
- 每日一页,大家随我学策划——怎样策划建设中卫市八宝茶早茶文化广场
- 每日一页,大家随我学策划——怎样策划建设中卫市八宝茶早茶文化广场
- 每日一页,大家随我学策划——怎样策划建设中卫市八宝茶早茶文化广场
- 每日一页,大家随我学策划——怎样策划建设中卫市八宝茶早茶文化广场
- 每日一页,大家随我学策划——怎样策划建设中卫市八宝茶早茶文化广场
- 每日一页,大家随我学策划——怎样策划建设中卫市八宝茶早茶文化广场
- 每日一页,大家随我学策划——怎样策划建设中卫市八宝茶早茶文化广场
第八日:
四、豪爽“郑大胡子”享誉餐饮业内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郑玉魁之子郑子芳将“郑记餐馆”从镇罗街上迁到了中卫城里,郑子芳高大魁梧,生就一脸胳腮胡,又被称为“郑大胡子”,他为人豪爽,喜欢喝酒,广交朋友,在烹调技艺上深得家传,并兼有创新意识,渐渐地,“郑记餐馆”在中卫城里享有盛誉,郑氏系列菜肴也成了顾客的最爱。上世纪五十年代,”郑记餐馆”公私合营,被并入国营餐饮业。郑子芳成了原中卫百货公司的职工。他是个古道热肠之人,每遇到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的“红白”喜事,他都不讲条件,捋起袖子,在灶台上大显身手,煎炒烹炸,色香味美,倍受欢迎。
1984年,借改革开放春风之势,退休后的郑子芳在中卫市区鼓楼西街(中卫市医院旁边)重开“郑家餐馆”,店面虽小,只有三张桌子,但郑子芳雄心不减,他执意要将郑氏系列招牌菜传承给下一代。郑子芳夫妇育有6个子女,郑建新系郑子芳晚年得子。郑建新自小耳濡目染,受益于父亲的烹饪技艺熏陶,对餐饮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高中时,每到放假,他都到餐馆里为父亲帮忙。1988年,郑建新高中毕业参加高考,以几分之差落榜,他有志于继承祖传,到当时的中卫饭店餐厅当了一名厨师。1991年郑建新辞职单干,从父亲手里接过了勺把子,成为郑氏餐馆的第四代掌门人。
五、继往开来“郑家楼”焕发生机活力
每一个老字号的创业和经营历程,都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和智慧,也代表着一个区域商业文化的精髓。不少老字号已随时代的变迁,演化成当地风土文化的一种象征,成为一个区域乃至中华民族文化与情感的重要源渊。
薪火相递,郑建新为“郑家楼”第四代掌门人,承先辈精神,励志膳食文化的传承,秉承百年老店的经营宗旨: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近二十年来,郑建新以人为本,诚信经营,使老字号“郑家楼”再度焕发生机,成为当地名符实、享有口碑的百年老店。1995年至2000年,郑建新租赁了原中卫文化馆的营业房(现开盛大厦),正式将“郑记餐馆”命名为“郑家楼”。
郑建新为人积极上进,除了保持郑氏当家菜肴“东坡肘子”、“坛子肉”的特色外,他处处留意,不忘挖掘、学习、借鉴新的菜品,在食材上精挑细选,菜肴上推陈出新,精工细作。经营上,他最注重诚信,以良好的商业信用著称业内,赢得了极佳的口碑。在这3年里,借天时、地理、人和之利,郑建新淘得了他人生创业的“第一桶金”,为“郑家楼”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培育了厚重的人脉资源。
传承不忘创新,天道酬勤。2000年郑建新投资240万元,在中卫商城南门口购置了营业面积为2000平米的营业房(一至四楼),“郑家楼”整体搬迁至此。期间,高薪聘请广州名厨到郑家楼献艺,推出了“滋补羊肉锅”和“新四大碗”,大受欢迎,近年来,郑家楼又推出新的招牌菜:酱香酥鱼。其特点是以新鲜草鱼或三斤以上鲤鱼为食材,味道醇厚,质地软嫩,鱼刺入口即化,令人畅享美味之欲。鱼刺中含有大量的钙,对中老年食客而言,“郑家楼”的这道招牌菜确有保健、滋补之妙用,且味道极其鲜美,风味独特,与众不同,被食客们视为席上珍品。
2008年,“郑家楼”被中华烹饪协会评为“西北餐饮名店”。2011年,郑建新参加西北五省(区)餐饮技能大赛,荣获优秀奖。几年来,到中卫沙坡头旅游的原新华社社长穆青、台湾著名影视人凌锋、西北笑星张保和以及日本水产访华团等国内外贵宾,先后慕名到郑家楼作客,并留下了“美味佳肴何处求?携友访登郑家楼”的墨宝,在当地业内一时传为佳话。
郑建新为人处事,低调谦虚,“善”字为先。他的经营理念:诚信为本、务实为首、技艺为魂;人才理念:用最适合的人,做好最适合的事;合作理念:以做实事为根本,以求双赢为发展。在品牌和知识资产越来越被看重的今天,郑建新为谋求长远发展,他筹资150多万元,对郑家楼进行了整体装修。老店声名扬,盛世铸辉煌。如今的郑家楼,经再次全面装修后,清丽典秀、博雅豪华、古色古香、容光焕发。“风劲正是扬帆时”,郑家楼将以新的风貌、新的理念、新的品位、新的追求,继往开来,创新发展,为传承中华饮食文化而矢志不渝,砥砺不息,为接待四方宾朋竭诚服务,至上至优。我们诚挚祝愿这家百年老店稳固发展,为丰富中卫市的餐饮文化增光添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