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善琏的辣油馄饨

善琏的辣油馄饨

作者: 小镇黄昏 | 来源:发表于2024-05-30 17:39 被阅读0次

距海宁市区五十公里,有一个小镇,叫“善琏镇”。

听名字,外省人陌生。但提及文房四宝的湖笔,大概都至少有印象。

善琏镇属于浙江湖州地区。“湖笔”的名字,由此而来。其余三样,歙砚,宣纸,徽墨,都在现在安徽南部,古代的徽州地区。距离都不远,徽州地区与浙江、江苏交界。

女儿上幼儿园开始,便参加了书法兴趣班。每天都写毛笔字。

于是,我也经常去善琏镇逛逛,买一些练习用的毛笔。善琏镇上有一个毛笔市场,有很多店铺商家。

早些年我一个人去,后来也带女儿一起去。

近些年去得少,但一年里也有那么几次。都是和邬老板一起去。

以前我去善琏镇主要是买毛笔;近些年和邬老板去,则是吃一碗当地很独特的,也是很闻名的小吃——“馄饨”。

说它独特,

是因为善琏镇上的馄饨是“辣油馄饨。”

杭嘉湖地区有馄饨,自然不稀奇,但稀奇的是有辣油这个调味品。

辣油这个调味品,不要说是在饮食清淡的杭嘉湖地区,就算靠近江西的,口味很辣的丽水、衢州地区,也是没有。(那几个地方辣椒常见,辣油也不寻常。)

即便现在,寻常本地人家厨房里,你要找这个辣油的调味品,也是不容易。没有吃食辣油的习惯。

善琏的辣油馄饨,犹如天外飞来之物,尤显突兀。这里,必定有渊源。

这里先说一下善琏毛笔制作的历史渊源。

据说,这善琏湖笔还与秦代大将蒙恬有关。

据记载,当年蒙恬随始皇南巡,路过善琏,与当地一卜姓名香莲的女子结为夫妇,取羊毛,改良毛笔,书于帛,皆称为好。后来,始皇驾崩,蒙恬也遇害,其夫人回善琏老家,传制笔三技,湖笔业开始在当地兴旺。

我想,这个辣油馄饨的来源,或许与湖笔的制作工艺一样,与当年来自陕西的蒙恬,不无关系。

所以我觉得善琏镇上的辣油馄饨有点类似陕西那边的辣子油泼面。

当然,真正辣油的来由,我也不甚了解,也没有考证。仅仅是我个人妄测。

这些年,我每年都开车去几次善琏小镇。

小镇上的蒙溪桥头,时常都晒着装笔的礼盒。一堆又一堆。善琏人毛笔做得好,馄饨也不赖。

而常去的这家叫"章记祖传辣油馄饨"的小店,门口案板上裹好的大小馄饨,很是勾引人的食欲。

老板也是老夫妇俩,开了一辈子馄饨店。那个专业,大抵就是读书时课文里说的"术业有专攻"了。

一个地方的饮食风味与习惯,肯定是隐藏着历史渊源与记忆的。

譬如南方的面食。江浙地区即便面食消费也很大,但是目前为止,还不是百姓的正餐食用。

其实到了岭南地区,面食就很少见了,大都是米线米粉为主。在人口流动大的大城市,新兴移民城市,或许还不明显;但是一些外来人员极少的县城小镇,要找一个面馆,还真不容易。

江浙地区有广泛的食用面食习惯,我想必定与历史上两晋时期、以及南宋时期的南渡必然有极大的关联。

麦子是旱地作物,在江南水乡,并不适合生长。

很多为内陆省份的朋友来江南地区的几个著名古镇,就觉得这是江南水乡的样子,只能说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而已。

我们现在看到的江南水乡,已经与历史上描述的大有不同。尤其近四十年来,土地改革,平整土地,城市扩张,工业住宅用地大量需求之后,地貌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

曾经星罗棋布的池塘、漊潭、港汊、湖泊、河流,已经大量消失。

江南地区,水天泽国,真正适合的,还是水稻。

我相信大部分的面食品种,最初,都出自北方、或者中原、西南地区。

但我以为,有一个品种或许是例外。那就是馄饨。

现在市面上的馄饨,分为大馄饨和小馄饨。

大馄饨形状规整,面皮比较厚实,本质与水饺差别不大;各地都有不同的称谓,岭南地区的云吞,川渝地区的抄手,都是。

这里特别的要说的就是那个小馄饨。包制小馄饨很奇特,用一个细长的竹签,捞一下肉馅。不管有没有捞到,竹签顶着面皮,随手捏一下,就算完成。

小馄饨包得好坏的一个标准是,里面得空,不能捏紧实,成了一个疙瘩。煮出来的小馄饨须得浮起透明状,里面有空泡。不然,属于水准大打折扣。

我记忆里,此前,本地没有大小馄饨之分。只有馄饨和蒸馄饨。所有人,所有的餐馆饮食店,说起馄饨,就是小馄饨;除非说是蒸馄饨。

以前本地的蒸馄饨,就是现在市面上常见的大馄饨,但是个头起码小一半以上。这种馄饨不是下水煮的。都是上蒸架,底下垫荷叶,芦苇叶,青菜叶。

虽然不曾考证,但我坚信,这种形式随意的小馄饨,很有可能是大馄饨这种食物传到江南之后,才发展出来的食物品种。

我们本地,对于包这种小馄饨有一句俚语:——捞得到捞个葱,捞不到捞个空”

这句话的意思,形容小馄饨肉馅少得可怜。包馄饨的肉馅里面是拌了葱花的。

小馄饨这种食物,无论是个头,肉馅的使用量,我都觉得太不北方了,太南方了……

每次去善琏,吃完章记馄饨,再打包一些生的。今天也不例外。

但今次,曾经的老夫妇已经不见,换了另外两个中年妇女。也不知道是店家已经转让,还是交给了子女经营,亦或是老服务请了帮工。

邬老板发觉今天的馄饨,没有以往的那么好。小馄饨没有以前的那样中空透明,浮在碗里,一看就诱人。

我也以为然。但也没有询问与细究。

然后,依旧如往常,绕小镇走一圈。

到曾经的水岸码头看一看,就能窥视小镇曾经的辉煌。

还有那几座古老的石桥,河道三岔口那种自然清新的,很江南的水岸风光。

更难得的,今天是个下雨天。雨中的小镇更江南。

也只是这样的地处略显偏僻的小镇,还依稀可寻得几分旧时江南的市井气息,还有众多文字篇章里,江南人文的气息。

2024/05/31 雨

相关文章

  • “啊要辣油?”——南京人问你要不要吃馄饨加辣油呢

    多少外地的朋友来南京 学会的第一句南京话就是“啊要辣油?” “啊要辣油啊”就是问你吃馄饨要不要加辣油 南京人喜欢馄...

  • 听孩子提问

    文/南塘孤儿 晚上,和扬子在丁家馄饨吃大碗馄饨。 加上点韭菜花,榨菜碎,雪菜丁,虾米,辣油,秋分这天,一碗猪肉馄饨...

  • 南京小馄饨,你看起来很好喝啊!

    南京人是出了名的爱馄饨。 街头巷尾的馄饨小摊,长年累月生着旺火,煮着馄饨。汤头一冲,辣油一舀,路人纷纷循香而来,在...

  • 南京小馄饨

    说起南京小馄饨,最上口的不是它的味道,而是“还要辣油啊”,纯朴一句话,到处小馄饨的口味和质感,皮薄馅足,汤鲜味美。...

  • 善琏湖笔

    善琏湖笔作为中毛笔精品的代表,历来备受关注,关于湖笔的著 述、文章多有出版成册或见诸报刊、网络。但是,从“湖笔制作...

  • 善琏湖笔的三义四德

    善琏湖笔,中华“文房四宝”之----毛笔的精品代表,因涎生于湖州善琏而得名。湖州地处浙江北部,位于秀甲天下的江南地...

  • “老板,来碗小馄饨 !”“阿要辣油啊?”

    上学的时候,我的英语老师给我们说了一个笑话。现在外国人觉得我们中国人特别开放,为什么呢?因为每次这个外国人路过馄饨...

  • 善琏湖笔(摘录)

    大家如果想买毛笔,第一反应都会想到善琏湖笔,基本人人都知道善琏湖笔的知名度,那有多少人知道湖笔的由来呢?什么是湖笔...

  • 南京四大小吃之辣油馄饨贺新春

    聊金陵美食,不得不提南京的辣油馄饨。皮薄如纸,细软润滑,引食欲。 配料一点也不能马虎:榨菜丁、虾皮、香葱花、紫菜。...

  • 老饕游之七:南京篇--阿要辣油啊!

    “阿要辣油啊!”跟着兄弟口音练习很久终于说的算有点南京当地味了。如果说馄饨、鸭血粉丝、汤包、锅贴等等是南京美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善琏的辣油馄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udr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