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里,我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曾获得“茅盾文学奖”,还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名著”,很多读过这本书的朋友都向我推荐。这么好的书,确实需要静下心来好好品读,于是我选择利用寒假时间来阅读这本经典著作。
《平凡的世界》时间跨度从1975年到1985年,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国近10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以整个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转型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孙少安和孙少平这些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难的人们。在这里人性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苦难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孙家兄弟不甘为命运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发掘自己被禁锢的价值,演奏出自强不息的命运主旋律。
在《平凡的世界》这本书里有许多引发思考人生的金句:
比如,孙少平的好朋友田润生为了他而殴打了班长顾伟民,本来认为顾伟民一定会报复他,但没想到这事竟不了了之,这让孙少平感到出乎意料。原文这样写道:
他现在认识到,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应该按照普通人的条件正正常常的生活,而不要做太多的非分之想。当然,普通并不等于庸俗,他也许一辈子就是一个普通的人,但他也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在许许多多平平常常的事情中,应该表现出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来。少平获得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
读到这里,我的心为之一振!我们和孙少平虽然生活的年代不同,但我们都是社会普普通通的一员,作为教师的我们,工作日每天重复着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这样的无限循环之中;周末又重复着打扫房间、整理物品、洗衣做饭的枯燥乏味的家务劳动之中……
如果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下去,我们可以预料十年二十年之后的生活也会一成不变,周而复始。一生过得只是两万多个重复的一天而已。
那么我们能做哪些改变呢?让平凡的生活不再平庸?让自己每一天都过得新鲜有活力?
我想就从一件件的小事做起,把重复的工作做出新鲜的感觉,把无聊的事情做得有情有趣。
比如,在讲一篇特别熟悉的课文时,我不仅要认真备课,还要更深入地挖掘教材,查找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要有新的东西讲给学生,不让经验牵着鼻子走,更不会照本宣科。学生最感兴趣的是课本和参考书之外的知识,当我在课堂上讲到课外的知识或故事时,看着他们聚精会神聆听的样子,我知道他们喜欢我的课,而我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储备了新的知识,这真是一种新鲜的体验!
做家务也一样,除了基本的打扫之外,我喜欢重新布置家具或装饰的位置。把床换个摆法,腾出一片健身区域,每天坚持运动,让身体更健康;花盆换个位置摆放是不是更好看?零碎物品太多了,用收纳盒分类装好;把喜欢的东西摆在显眼的位置,用来愉悦心情……
其实工作和生活就像平日的饭菜,食材是基本不变的,决定它味道是否鲜美的是烹饪的过程和加入的调料,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各种蒸煮烹炸的方法,再用调料用心去调制,让它每天呈现出迥然不同的色香味来!
把普通的生活过得不普通,把平凡的日子过得不平凡!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们都如一朵朵不起眼的苔花,即使无人欣赏,也要努力绽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