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朋友聚会上,一位妈妈带着俩娃参加。
大的7岁,男孩;小的3岁,女孩。小姑娘皮肤吹弹可破,大眼睛像黑葡萄一样亮。
大家都逗乐小哥哥,“你妹妹真是萌萌的,这么可爱,你会保护她吗?”
接下来的回答,让大家都沉默了“我一点不喜欢她,很想揍她。老向妈妈告状。”
童言无忌让妈妈脸色陡变,瞪着哥哥说,“妹妹玩你的玩具怕什么,你老是欺负她?回家再收拾你。”
哥哥生气地去推了一下妹妹,妹妹踉跄蹲在地上哇地哭了出来。妈妈对准哥哥屁股一巴掌,“有当哥的样吗?太小心眼。”
据我对这位妈妈的了解,在哥哥小时候,她也是非常疼爱的,但当妹妹来临之后,她常在俩娃战斗中身心俱疲。
当妹妹“投诉”时,她第一时间处理方式是,指责哥哥并让他道歉。
在她的思维模式里,老大应该承担更多责任,不然就是不懂事,以强凛弱。
二
这样的场景并不是个例。
我问过当老大的孩子,很多对父母心存不满。在这个远不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时代,回答让人震惊:
“我想把妹妹变成空气,这样她就不用烦我了”
“我弟弟真坏,他就会装腔作势”
“大人不在,我就故意揍他,谁让他这么讨厌”。
不到十岁的孩子,个个满脸严肃,并非玩笑话。
家长的直觉是,这孩子太不懂事了,心理这么阴暗呢?说教立马跟上,你应该如何……
很多家长在第二个孩子来临后,原本专属于老大的情感时间,不知不觉被老二分割;
如果面临一个玩具的分配问题,70、80后的家长们,大多也不自觉地按照老一辈的思维模式去告诫孩子“大的应该让着小的。”
三
被俩娃冲突焦头烂额的家长们忽略的有两点:
一是教育的时代背景变化:新一代,尤其是00后的孩子们,更有自主意识,更看重公平和自主权利。
比起父辈70、80后“听话即懂事”的时代,孩子们一出生就浸润在新媒体网络里,维护权益意识强烈,而不是一句简单的“你要让着小的”就可以说服。
二是孩子行为背后隐形的逻辑,可以参考心理学领域的情绪ABC理论。
理论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情绪的产生有一个叫做ABC的过程。
A是诱发事件,B是人们在遇到诱发事件后产生的信念,即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后果。
孩子表面的反应,是他依据自肉眼观察,加上还未发育成熟的思维,做出主观判断后的回应。
孩子们的行为是以自己认为真实的东西为基础,而不一定以事实为基础。
孩子看到了妈妈把注意力放在了弟弟或妹妹身上,这是诱发事件A;B是他产生的信念,认为妈妈没有那么在意自己,内心受挫;负面感受激发了他情绪失控,甚至故意抢玩具或不让玩自己的东西。这就是C,即妈妈看到的行为后果。
家长如果看不到孩子头脑潜藏的信念B,去简单批评老大的错误。
成人怒气冲冲的感觉,比嘴里的正确言辞,更深刻地扎根在孩子心里,加深他的看法:果然妈妈是偏袒的,下次我更要出气。
长此以往,陷入恶性循环。
儿童教育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认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丧失信心的孩子。
而这种信心的丧失来自于其失望的信念,以及没有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四
两个孩子给很多家庭带来“儿女双全,人生赢家”的喜悦。很多家庭的欢声笑语也更多了,但也有一些家庭陷入困境。
年轻的80、90后父母一代,自己大多也是独生子女,并未有过处理俩宝冲突的经验。
掌握一些心理学常识和科学方法,可以给二胎父母增加爱的能力,从情绪旋涡里抽离出来,认真去对待孩子的信念环节。
1, 世界知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早期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冲突的产生与儿童的自我中心化有关。”
2-7岁的孩子思维还处在前运算阶段,慢慢才学会理解合作关系、尊重别人意见。这个年龄的家长先能够认识到发展规律,就为何不再沮丧说教效果之差。
2,两个孩子如果起了冲突,大人需要去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第一时间不是扮演法官,而是等孩子情绪暴风骤雨过去后,再去探讨事情。
一个平和的妈妈,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安全感和力量的源泉。
家长“不被孩子情绪的风吹动自己内心的帆”,平静地接纳孩子的感受,再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去带动他们思考“你有什么方式来处理?你的计划是什么?”
以寻求方案为导向,激发孩子调动思考力,把冲突转化为共同成长的机会。
3, 迎接二宝之前,家长可以提前和大宝情感交流。比如运用绘本的形式,潜移默化把爱和尊重传递给孩子。
著名童书作家曹文轩说,优质绘本是为孩子的精神世界打好底色。
日本作家岩崎千弘的绘本《家里有了新宝宝》,生动地描述了姐姐忐忑期待弟弟的到来。那份纯真,相信每个身为老大的孩子都可以拥有。
有的家长说,我们家其乐融融,没刻意学这些常识,孩子们也和睦相处啊,说让老大让着老二,老大听了也很开心,感觉自己很有担当。
这也很正常,手足之情本就是弥足珍贵的,家里如果流动着爱和尊重的氛围,孩子不需要思考就可以感知到。
而对于更多年轻的父母,去建设自己给予爱的能力,觉察自己的情绪管理,在俩宝家庭中达成和谐氛围,的确是需要觉醒的一门必修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