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军阀的酒局文化:以酒结拜多浅薄,一再上演鸿门宴

军阀的酒局文化:以酒结拜多浅薄,一再上演鸿门宴

作者: 拾文客栈 | 来源:发表于2018-12-12 23:36 被阅读41次

北洋大时代道德篇(一百六十):竞逐听人,而不嫌尽醉;恬淡适己,而不夸独醒。

在北洋时期,军阀以能折腾而备受关注,特别是川系军阀,袍哥文化浸染,“从不拉西摆带”,自然该出手时就出手,一言不合,干架如吃饭一般稀松平常。但是军阀们也懂得广结人缘,必要时可以互相帮衬,所以常常仿照古人结义的方法,共饮血酒,结为金兰,酒局文化也在军阀之中盛行。其荦荦大端者,如川系军阀“九人团”中仅次于熊克武的但懋辛,先后与滇军将领顾品珍、赵又新等人在酒桌上结义。此外刘湘与吕超、石青阳拜盟,杨森与刘斌换帖。正如酒毕竟是用水制的一样,情义也常比水浅薄,尽管烧了香,磕了头,赌了咒 ,喝酒也一饮而尽,但所结成的“义”,编织的“情”,都如同酒局一样梦醒即翻篇。

其后,上述一对对的盟兄盟弟,曾几何时,几乎都成了冤家对头。比如杨森发动“ 统川之战”时,开宗明义第一仗,就是攻打他的盟弟刘斌的防地,使之猝不及防,大败亏输。还有比刘斌的下场更糟糕的,民国二十年一月底,川军第十一师陈光藻、刘殿戡、王元虎等六人,同驻防南充城内的李俊聚义,酒局上参盟的人有很多,所以仪式特别隆重,在师部院内,诸军阀面对关羽画像,共同发誓:同心力,共生死。誓毕,将一只大雄鸡滴血酒中,由每人各饮一杯。然而,事隔不久,陈光藻等就将李俊击毙于其宅内。俗话说“酒无好酒,宴无好宴”,在波澜诡谲的军阀混沌世道,更要留心。

民国十五年春,杨森麾下师长白驹奉命从隆昌东下归建。出发之前,为了最后再大捞一把,便以临别酬谢地方父老为名,在城内文庙大摆筵席,邀请隆昌城内各界头面人物共二百人赴宴。接到请帖,众人喜不自禁,感到白驹驻隆昌期间,虽干了不少坏事,但临走还备席致谢,也算懂人情,平时一腔怨气消了大半。当日,大家跨进文庙正厅,但见一张张桌上摆满了鸡鸭鱼肉 , 各类酒料,不禁眉梢露喜,嘴边垂涎。谁料,菜还没有动一箸,酒还没有呷一杯,白驹就高声宣布 :“我部开拔在即,需军饷二十万元,请在座诸公大力相助。”

最终,众人一听,惊怒交加,纷纷喊怨,表示不胜负担。白驹勃然震怒,大吼道:“有违命者,一律以军法从事”。此时,场内外卫士林立,荷枪实弹,如临大敌。直到每个人在筹款簿上签了名,画了押,才准举杯动箸。这时美酒佳肴,如同嚼蜡,不饮自醉,不啖自饱。此次酒局过后,隆昌全城像遭洗劫一样,贵胄富绅都被搜刮一遍,当然这种在酒局上谋财害命的鸿门宴,可不算是老桥段,毕竟皖系军阀的头号策士徐树铮,还曾在团河行营设宴,预谋当时风头无匹的“东北王”张作霖,这种大手笔,也不过是北洋宦海的波澜乍起。

参考资料:《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菜根谭》、《文史博览》

相关文章

  • 军阀的酒局文化:以酒结拜多浅薄,一再上演鸿门宴

    北洋大时代道德篇(一百六十):竞逐听人,而不嫌尽醉;恬淡适己,而不夸独醒。 在北洋时期,军阀以能折腾而备受关注,特...

  • 酒局文化

    今天上午去做牙科复诊,下午通知有个面试,而面试形式是线上视频会议形式。首先进行自我介绍,其次聊到之前工作经历,最后...

  • 酒局文化

    酒局是因为感谢。托关系这种事在全世界都很普遍。未必是什么大事,但小事积攒起来,就要感谢一下,最简单的就是吃饭。 酒...

  • 酒桌上,我总以酒很苦推脱酒局。经历了生活,酒很甜。

  • 年底酒局多

    写个流水日记 昨天晚上喝大酒,进酒局前,先喝了两瓶安慕希,这个方法确实有效。 跑团的年会,坐在前排桌,一直有人过来...

  • 诗酒风流

    国人是爱酒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关于酒的故事十天十夜也说不完,从传说中的酒星到杜康造酒,从刘邦项羽的鸿门宴到汉武帝命...

  • 酒,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过于浓烈,许多人把控不住它……对于酒,多数人对它的理解,都是浅薄的,所以在生活中多数...

  • 老杨的酒局

    今天参加了昔日海尔兄弟的酒局——“老杨酒局”,老杨出“海”后专心做酒 只为一口好酒,以渠道和营销创新切入,做得...

  • 酒文化在我国那是有着三千年的历史,当然了我不要是讨论酒的文化,因为我知识太浅薄了。我只是想说说酒带来的好处与坏处...

  • 如何看待酒局文化

    首先,说几种我看到的不同看法。有的人,喜欢推杯换盏,劝酒攻防的乐趣。他也不是为了逼你喝酒,而且喜欢斗嘴的乐趣,就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军阀的酒局文化:以酒结拜多浅薄,一再上演鸿门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umm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