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有一群人,他们活了很久,但依然不懂爱!
谈及爱,很多人都觉得这还用学吗,爱谁不会,一个简单的单音节词有何讨论必要。但事实上,爱可能真不是一种与生俱来就能继承的天然基因,要理解爱,学会爱,都需要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值得我们正视。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就明确提出,爱是一门艺术,是一种能力。
爱情的获得不仅仅是身心的情感投入,更重要还与个人人格发展有关。一个人如果丧失爱他人的能力,不仅无法获得爱情,就是每种爱的尝试都会失败。
继而又指出爱这门艺术,就像任何一门艺术的学习一样,都需要我们花足够的时间去学习。然而,很不幸我们中的一部分人却忽视了这种能力的培养,自以为是以爱的名义干了很多自私自利之事。
“我爱你,所以想了解你更多。”对于愿意亲近的人,我们都希望能了解更多,这种心理无可厚非,但事实上当这所谓的了解一旦超过了被了解者的界限且不基于双方平等了解时,这就是一种伤害。
举例来说,我们对某种生物好奇,为了更清楚的认识这生物,看清他一切,我们唯一可以采取的办法就是将之解剖细细观察,这样一来我们的确满足了好奇心,也看清了该生物的构架,但另一方面也让将所了解之物置于死地,这还是爱吗?
换言之,你总不会爱自己到想要解剖自己吧,所以我们不该不平等的对待真正所爱之物,而应该在爱的而基础上,保留好奇的朦胧,这才是爱的正确打开方式。
两性间的爱情是这样,亲子、朋友间的爱同样如此。都是一种真心诚意为他人着想的平等交换,用喜剧演员李诞常说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反噬。
我们应该明白任何一种态度、任何一种情绪都会反噬,你带给别人的是什么,将来回报你的就会是什么。所以,爱若伪善,得到的也将只是一份伪善而非爱。
事实上,真正成熟的爱不论以何种形式出现,本质都是发自心底为他人着想的无私奉献,是双向的平等互动,而非单方面的给予或获得,所以这也是单向的爱不能长久的原因,它是残缺之爱。
爱需要能力,也需要意志。爱的意志就是在爱能力基础上的一种坚持,它是一种要把为我的生命与另一个人的生命紧紧维系在一起的行为,是一种双方默认的坚持,弗洛姆说这就是婚姻存在的理论基础。
除两性的爱之外,《爱的艺术》还提及了母爱、自爱、博爱、神爱等多种形式的爱。在母爱一节中作者提出公正无私的母亲比自私自利的母亲对孩子伤害性更大这一观念。
弗洛姆这样解释:一般自私自利的人我们能清楚的看到他的爱无能,他不能爱别人,也无法爱自己,甚至对自己是一种讨厌的态度,缺爱会使他深感寂寞和空虚。
而公正无私的人则是一直生活在假象背后,他们的本质实际隐藏着一种微妙的不很强烈的自我中心。
这个阴暗的自我让他们无法爱别人,也不能欣赏任何东西,他们对生活充满敌意,也无法与最亲密的人达到理想关系状态。
孩子在公正无私的母亲抚育下成长,他们会深觉蒙受母亲的恩惠而不敢让母亲失望,更不敢对母亲进行批评,但实际在母亲的假面具下他们已经被潜移默化教育的厌弃生活了。
当自私自利或公正无私附着于母亲身上时哪一方对孩子的罪过更大,弗洛姆给出的答案实际无法进行有效较量,因而个人并不完全认可这个答案,倒是对二者共同涉及的自爱问题有所感悟。
为什么我们中的一部分人总是无法感受到爱,根源可能就在于他们连自己都爱不起来。他们不了解自己,也无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性,唯一获得的一点爱也是外求所得,所以他们也没有办法去爱别人,因为不懂爱,也不自爱。
要解决这个自拧的问题走向自爱,兴许了解自我,接纳不完美的自我并学会与自我和解才是最好的办法,而这也是爱的能力。
一直寻找爱的答案,《爱的艺术》读罢又是一重收获,对于爱也有了更多的反思。
也许对自己,对他人都曾因修炼不够而做了很多错事,但无奈人生只有一次,很多事我们也仅能经历一次,所以在爱的路上遗憾在所难免,也只能很抱歉那些走过的人、事了。
正如弗洛姆所说,爱是一门艺术,掌握需要实践,在不断修正,了解自我的基础上,投入一场爱的实践也很重要。所以,希望我们下一次都能做得更好!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