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梅州古城感兴趣,最早是源于美食。金山牛杂、咸煎饼、燕群烧、洪屋雪花…….老城的特色美食数不胜数。为着吃而去,自然没有多大的了解。老梅城人总是将金山顶、虹桥头、南门、西门挂在嘴边,我对于这些一无所知,却也不好奇,不知道的事情多的是,似乎并不影响生活。
“城隍庙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刘老师的这句话深深震撼了我,城隍爷默默守护着梅城百姓,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好吗?刘老师写了不少关于他的文章,勾起了我浓厚的兴趣。
虽然我不是一个老梅城人,但也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多年了,梅城就是我的家。热爱家乡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对它多一份了解呢?没有见过城市灵魂的我们,又将何处安放灵魂呢?
理解了自己,才有了可能享受自己。对自己的理解有多深,对生命的享受,就会有多深。——半山文集。
每一个人的成长,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所处城市的发展对我们的影响都是很大的。所以,我很想了解一下梅州老城。当刘老师建议搞一个“绕着城墙逛梅州古城”的活动时,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不正是我想要的吗?刘老师很快地做出了活方案。
第一圈走最早的梅州土城,那时用泥土夯实出来的城墙,第二圈走嘉应古城。随着城市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没有了,古城墙仅仅剩下一小截了,这丝毫阻止不了我们探寻历史的心。
5月12日母亲节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们一行13人准时来到了集合地点梅江区政府。一位区政府的保安听到我们去绕古城,非常热情,冒着雨给我们拍下第一张集体照。他是土生土长的老梅城人,对老城充满了感情。刘老师是活动的向导,他在古城长大,祖籍河源。钟老师是梅城人,然而他告诉我,他读书那时,老家江南法政路那边是江南公社,需要走8公里来这边读初中。果然,老的学校如梅州中学、梅县高级中学、东山中学、金山小学都是在江北,这里才是古城区啊。
梅城是座古城,建筑始于宋皇祐四年(1052),城垣周围长450.3丈(约1499米),位于梅江、程江交汇处。明、清两代城区有所扩展。古城傍金山、银山、梅山三山而建,用泥土夯实出来的城墙,把梅城建成像一座城堡式的城市,四周城墙开五门,东至水巷,东门塘在城外,西门在仲元西路中段西箭角,南门有两个,上南门和下南门西临程江河,北门在元城路北端杨屋附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