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5日下午4点,中心校召开建言献策专题会议,老徐提出的“课堂要专注”,让我思考了良久。
课堂上,让学生专注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参与并深度思考,决定着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
可让学生持久的专注,显然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小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不会超过10分钟。
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使用7个要素,即:听、看、讲、说、做、动、静。
长时间使用一种要素,就会使学生感觉疲劳,教学效果就不会好。
生理学上讲,要想让学生获得持续的兴奋,必须不断变化刺激的信号。单一刺激时间若过长,就会使机体受到损伤。
因此,使用两个要素或更多要素结合的方式,就显得很必要了。
让学生一会儿听,一会儿写,一会儿想。多种刺激不断变化,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持续能对课堂保持专注,课堂效率自然就水涨船高。
这里面运用最多的,应该是动静转换。
要知道,教学活动中动静转换的生理时间,不是40分钟至45分钟,而是7至13分钟。
教师在备课时,每7至13分钟,原则上需安排1次动中学的时间。其中动态中学习的时间,一般占静态中学习时间的10%至30%。
动静转换不是目的,目的是恢复学生的精力和体力。
任何好的要素方式都不能连续使用。连续使用3次,就会出现强化疲劳,连续使用6次,就会出现严重的强化疲劳。
关于强化次数问题:情景故事为主的教学方式,一般需要对关键项强化5至7次;多要素为主的教学方式,一般需要对关键项强化9至12次;死记硬背为主的教学方法,一般需要对关键项强化17至32次。
无论哪一种教学方式,强化也不能超过最多次数。超过了就会疲劳,就会适得其反。
一个生字,让学生抄写100遍,除了能让人厌倦和心烦,还能有什么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