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一部相对冷门的电影《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虽然题材和类型都很不相同,但是我还是不由得想起了文艺的三部曲,《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黄昏日落前》,《爱在午夜降临前》。它们的相似之处,在于故事的情节全在于主角的聊天支撑,典型的小成本制作。
除这个之外,还有典型的反转,再反转,我甚至觉得,前面的一个多小时都是为了最后的那三分钟做铺垫。
全片围绕着这个男人是否真的来自于14000年前这个话题展开。教授约翰准备离开,他的学校,好友们他的同事们都来给他送行。在这样的情景激发之下,他忽然很想要谈一下自己的事情。于是他说自己其实来自于14000年前的一个洞穴人。影片就围绕他的讲述,以及同事们对他的猜疑两条主线进行。
全片的拍摄场景就是房子外面和房子里面,场面也就是谈话,典型的小成本制作。爱在黎明破晓前也是,镜头就是随着这两个主人公边走边谈拍摄,简直可以拍成城市的宣传片,除此之外,没有搭建任何多余的布景。那么这类型的片子凭什么能抓住读者观众呢?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里面是一条思辨的主线。约翰讲述自己的经历,他的同事分别是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医学博士以及虔诚的基督教徒(女教授)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对他提出各种问题,他都可以对答如流。关注,这个时候就陷入紧张的思维。到底,约翰说的是真的,还是一个编出来的故事呢?最后,大家的情绪都特别激昂的时候,约翰迫于形势,他说,这些是他临时虚构的故事,灵感来自于同事们翻到的画作,送给他的书,以及交谈的话语,这是一个反转。这个时候大家都接受他的说法,满意地离去。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神反转。约翰和爱慕他的女教师靠在车上聊天的时候,无意中说的几个人名被年逾古稀的医学博士听到了。细聊起来,原来约翰竟然是他的父亲,医学博士激动之下心脏病发作去世了。这正是坐实了约翰是来自于14000年前的人的铁证。看到这里真是对编剧的精巧设计心服口服,拍案叫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