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是一个萌薇老师手帐课的作业,我觉得可以直接在简书分享出来:
第11课:持续力:如何才能做到持续分享?
作业:关于持续分享,你给我分享1个真实的案例好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觉察到的点是什么,你打算自己如何去践行呢?
今天的作业,我很难单从一个案例上去思考,我将案例分享三类,然后进行一个统一的反思:
第一类:持续分享和自己事业相关的主题
这一类主要是指:有工作,或副业,持续分享和自己事业相关的主题朋友圈的人。
我能立刻想到的人是:
1. 萌薇老师:
- 最开始是多维度的分享自己,打造个人品牌
- 现在每天10条朋友圈,也是各种维度,特别吸引人的朋友圈
2. 澳洲的一个做教育和短期留学的妈妈:
- 长期分享自己的全能女儿,以及澳洲的教育知识和自己的领悟。现在开始做自己的教育公众号。
- 我觉得她是一位特别会教育孩子,有能力的妈妈
3. 以前认识的一位在国内的身心灵老师:
- 在朋友圈分享了1000多天的感恩日记,每次都会写上10来条。
- 她本身就是一位人格非常高尚,心胸豁达的老师,看到她坚持了3年的感恩日记分享,让我觉得她是非常有毅力和担当的一个人。
4. 一个从教育行家改行到护肤微商的牛人妈妈:
- 从使用产品的第一天就开始分享亲身体验,然后不断的做大做强
- 可以看的出来,这位妈妈一开始就非常懂得朋友圈的经营之道,长期真实而持续的分享,也为她的事业助攻
第二类:持续分享“自我”,然后提升到了可以变现的事业
这一类主要是指:家庭主妇,或主要分享与本职工作无关的朋友圈,有意或无意中塑造了个人品牌,并在最后创造了一个新的事业或副业,继续持续分享的人。
我能想到的是:
1. 国内那个早餐达人妈妈:
- 每天分享超级牛B的家庭早餐照片,现在开了烘焙生意,并开始分享健身。
- 我一直都很佩服她,能够起早床做面点早餐,还摆盘拍照那么精致,现在做起烘焙生意真的是水到渠成
2. 我那位古筝达人大学同学:
- 那位同学多年来一直在朋友圈晒生活,后来遇上古筝后就陷入进去,直到自己成为了一位古筝达人
- 我一直感到她是一位内心特别富足,非常热爱生活,很阳光的妈妈。如今找到了自己的最爱与擅长。
第三类:持续分享“自我”中的人
这一类是指:长期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朋友,且让人对他产生了一种个人品牌的力量。
我能想到的是:
1. 在萌薇课上认识的朋友MM
- 在朋友圈持续分享了一年,主要的维度是生活,读书笔记,手帐学习与实践。周围的亲戚和朋友都纷纷向她学习。
- 看她的朋友圈都是呈系列故事一样,画风清新,让人喜爱,也对她这个人产生好感。
用萌薇老师最近的2堂有关分享的课程中的知识点,来分析这几位朋友的朋友圈分享:
一,分享什么:专业或职业,生活,价值观,连续剧朋友圈,学习
1. 这些朋友的朋友圈里,确实都不是只分享单一主题,大部分都会结合专业和生活一起分享。
2. 我发现很多人真的都会去分享自己的价值观。以前我会看到很多的微商发早起金句,自拍照加上金句的形式,给我的感觉只是一段拷贝过来的鸡汤文字而已。但有些人则是不经意的分享了自己的观点,让人感到自然又真诚。
3. 我们朋友圈基本上可以分国内和澳洲版本。澳洲的朋友圈大家都发的很随意,而国内的朋友圈很多都有格式化,成了体系,我觉得这个和本地文化不同有关系。
二,如何才能持续分享:不断输入,模仿,践行,长期主义思维,量化,
先审视下自己的朋友圈:
现状:以前就是随意发的,现在因为在画画,于是经常发自己画的画,但依旧是断断续续,量也很少,维度也比较单一。不过因为最近发绘画比较勤,已经能看到对周围人产生了影响力:许久不见的人因为喜欢我的绘画要约我聚聚,只见过一面的朋友间接看到我的绘画要找我学艺...
本质:自己对于朋友圈的打造一直还处于现阶段必要性不够的状态,但是萌薇老师讲过多次朋友圈这个私域流量的重要性,也的确让我看到了朋友圈对于打造个人IP,以及拓展事业的影响力。
行动:根据现在的能力,拟定一个可行的朋友圈方案:
1. 目前先发展3个维度的主题:一日一画,我的小红书转载文,生活。以后再扩展。
2. 目前先做到一周发6天,每天一条朋友圈,以后再扩展到每日2条。
3. 将一日一画做成系列,打上#号,好处是:可以让人一目了然的回看,促进我养成按时更新的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