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内经中医
光明中医函授-黄帝内经讲解-总论6

光明中医函授-黄帝内经讲解-总论6

作者: 南郭子文 | 来源:发表于2019-04-01 09:36 被阅读4次

学习《内经》的方法

  1. 了解字义音读。《 内经》多出自先秦,字义音读,古今有所不同。
    -古今繁简并用。如“脏”字读“藏”,“腑”读成“府”,“纳”读成“内”等等。
    -异体同音。如“腧”,“俞”,“输”均做“腧”用。“写”,“泄”,“泻”均做“泄”用。
    -同字异读。
    -字同义异。
  1. 联系有关内容。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注意前后贯通,相互印证。
    如“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 《素问-刺禁论》的理解,如果不联系《内经》有关四时阴阳升降的理论,五脏和四时阴阳对应的关系,以及脉象在四时气候变化中的反映,会误认为是在讨论实质性脏器的部位,得出错误的结论。

  2. 联系后世医学。

  3. 联系临床实践。

  4. 参阅各学注本。
    -《黄帝内经太素》隋-杨上善编撰。
    -《增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唐-王冰编次注释。
    -《素问注证发微》明-马莳所撰。
    -《类经》明-张介宾编撰。
    -《素问集注》,《灵枢集注》清-张志聪及其门第机体编撰。
    -《素问直解》清-高世(土宗)所著。

1368001664-1_u_3.jpg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光明中医函授-黄帝内经讲解-总论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uvp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