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卫兵
从教育的角度出发,适当惩罚可以有,但是“打孩子”这种暴力手段,百害而无一利,反而会严重破坏亲子关系。 前些天,在甘肃兰州,一位7岁的男孩报警,让警察把妈妈抓走。民警赶到男孩家中,他就大喊“快把我妈妈抓走”,他还不忘“补刀”,控诉妈妈刚刚还推了妹妹。妈妈急忙解释:是因为男孩故意把羽绒服划破,前一阵子还划破了被子,因为太生气了才打孩子。母子连心,7岁的孩子早已知晓,警察把妈妈抓走意味着什么。可他不仅报了警,还当着警察的面,细数着妈妈打他的种种,可见,被打的伤,不仅停留他的身上,更刻进了他心里。只要有暴力,就会有伤害,这种伤害是双方都无法逃脱的。
其实,面对捣蛋任性的“熊孩子”,除了指责、打骂,相信会有更好的办法去解决,正如《奇葩说》选手颜如晶所说: 当出现问题时,需要有能力的人去克服,需要大人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让一个孩子去承受啊。学会控制情绪,才是合格父母的标志。
孩子的成长都来自自身的体验,难免犯错,甚至影响到父母的生活,即便如此,这也是孩子自我成长的过程。父母只有接纳和信任,学会放手让孩子去体验万千可能的生活,孩子才能羽翼丰满的飞翔,而不是被父母操控的“玩具飞机”。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不同的花期,父母源源不断的耐心,才是滋养孩子盛开的养料。
有些家长更是认为孩子已经到了无法管教的地步,将其送入“豫章书院”和“网戒中心”等监禁体罚地方进行强制管教。教育孩子的同时扪心自问自己是合格的父母吗,所以这时候更多的是需要沟通、关心孩子内心真正先要的、以及做错事要及时管教纠正的。而不是用错误的方法偏离正轨。打着发扬宏谋学约树栋梁之意,行着体罚虐待未成年之实。学成归来的孩子真的就变得听话懂事了吗?这只会使家长跟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造就一个人的三个重要方面。培养出健全的人格,才好为社会做出贡献,现如今随着教育事业的革新,出现了以连接家校互动的新兴互联网产业-------“智慧校园。”其中领头羊品牌“家校卫兵”以家校互动作为切入点,孩子上下学考勤记录实时发送到家长手机,如有异常打卡家长可随时与老师联系,掌握孩子实时动态。作业成绩学校通知一键发送,随时了解学校办学特色和活动。以及三网通电话和学校食堂刷卡消费系统配备,不仅方便学校管理,也拉近家校距离。一手掌握孩子动态,也方便能够及时交流沟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