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宣传这部电影是喜剧,该不会是看在徐峥的面子上凡是他的电影都是喜剧吧。
开个玩笑,看下来这部电影喜剧的成分可以说很少,某些场景之所以能够让人发笑,还是因为在沉重的氛围中难得的轻松场景,就像在高三的压抑下笑点变低一样。
影片从一开始就交代了程勇走私禁药,所以最终一定会被抓起来。只要程勇还没有被抓,那么影片就没有结束,这样观众就在等待最终审判的过程中逐渐沉浸到剧情中,而程勇也经过走私->大规模走私->金盆洗手->重出江湖->同伙之一张长林落网->小黄毛顶罪->最终程勇被抓,这样曲折的历程。这使影片剧情丰满脉络清晰,观众被一个一个相扣的环节吸引,最终将情节推至高潮。影片对其他主题无关的内容十分克制,刻意的喜剧效果极少,偶尔的追逐镜头也很有限,也没有在悬疑上投入过多笔墨,几乎没有为隐匿与警察斗智斗勇的过程,印度当地的风情也不多,可以说非常专注与主题的表现而没有其他多余的东西。
程勇,一个卖印度神油的个体户,生意不好穷困潦倒,老婆跟别人跑了还想把儿子拐走,上面老父亲突发脑梗差点就没了,下面儿子的球鞋都要买不起了,房租交不起店也被关了,可以说混得是非常凄惨了。这种情况下,经介绍认识了慢粒白血病人吕受益,得知印度有一种仿制药一样能治疗白血病,价格比正规渠道便宜八十倍。一方面是治病另一方面是赚钱治父亲,程勇于是开始走私印度格列宁。经由病友群群主的扩散,立刻拥有了庞大的市场,程勇也成为印度格列宁的中国代理商,开始疯狂地赚钱。
吕受益,一个慢粒白血病人,儿子五个月时查出来,本来已经不想活了,但是看到儿子的出生就有了活下去的动力,所以为了弄到低价药找上程勇,并与程勇一起暗中卖药。本来,在持续的吃药治疗下,可以活的更长,但却因为中途断药,最后错过了治疗期,不堪化疗的非人的痛苦,选择了自杀,留下了妻儿。小黄毛也是病人,抢药时与程勇不打不相识,程勇看小孩子心地善良抢药分给病友,于是也就原谅了他,小黄毛在这个城市举目无亲,程勇接纳了他一起干活儿。小黄毛就像程勇长大的儿子,如果程勇不得不把孩子送到海外前妻抚养,那么小黄毛的遭遇可能就是未来自己孩子的遭遇。但后来擅自帮程勇顶罪,与警车追逐的过程中,不幸遭遇车祸去世。老刘是个基督徒,也是一个病人,在解救病友这一点上立场鉴定。他们代表这病人群体所受的痛苦,希望与失望,孤独和抛弃以及在病人之间产生的惺惺相惜。
而刘思慧和吕受益妻子则是病人家属的代表,一个是为了女儿不得不在夜店跳艳舞挣钱,一个不得不支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张长林和曹彬是事件之外的旁观者,曹彬作为执法队伍的一员,仍然不能狠心断了病人的生路,是法良知的一面;而专业卖假药的张院士,最后也没有主动供出程勇,他们都是在最后关头选择救人。局长是法的代表,任何时候都是铁面无私,瑞士医院代表则是既得利益的代表,他们是最具有力量的人,也是这个事情真正解决的出路。
瑞士医院无疑是耗费了巨资才研发了抗癌药,全人类都会感谢他们为医疗事业所做的贡献,但这不是天价的理由。一盒近4万,而要想活命药不能断,这种吃法房子车子都会耗干净,更别说一些人连一瓶药都负担不起。如果研发新药不是为了救人,只是为了谋取暴利,未免本末颠倒了。虽然盗版药不提倡,但是盗版药却是真正能救命的药,但即便是价格低到几千元,也不是普通家庭可以轻易负担的。程勇一开始或许是抱着赚钱的心思,但是见到这些病人因为无力负担天价药,只能等死,其实那个时候做善事已经是主要的了,否则钱赚够了还能及时收手,即便是最后把代理权给了张长林,也是能一定程度上保证药不会断,只是价格更高了一些,但仍然比正版药便宜得多。后来吕受益不堪病痛自杀,程勇重出江湖,以成本价甚至后来倒贴卖药,被警察抓住是迟早的事情,只是尽可能在那之前能救更多的人。
程勇再次找上小黄毛时,黄毛对他说滚开,程勇看着眼前对自己恨之入骨的人,知道无法说服他也知道自己有错,更知道行动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程勇让开了。面对小黄毛代表的病人的诉求,其实是讲不了道理的,他们只是想活命这有什么错?谁能保证不生病?当那些冠冕堂皇的人的至亲患病的时候,还能保持外表的冷静吗?就算是贫穷,也不全是懒惰的错,是这个社会全体的责任。病人求生之路上,是不应该有其他阻挡的。
当局长对曹彬失望,请他让开的时候,曹彬让开了。就算是为了救命,法依然是大于情。法是一个规则,是社会运行的秩序,秩序一乱影响的就更大了。假使容忍了这一例假药,面对的不仅是以后各种打着救命幌子的“合法”假药,还要面对国际社会的压力。只是,法不可违抗,但是法不能不顾实际情况,不是草菅人命的工具,法需要不断进化。如果让小黄毛和局长直接针锋相对,必然没有一个好的结局,所以需要一个缓冲的地带,程勇和曹彬就是两方的缓冲地带。
生命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需要优先考虑的,人类之所以如此努力发展到现在的程度,就是为了活命为了活得更好,希望所有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而不应该有任何强权能凌驾于生命之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