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过的这十多个方法可以分为四个工具包:
在第一个工具包里边的是布置思考题、频繁地进行透明化的随机分组和运用白板,这是课堂设置的方面;
第二个工具包里是课桌椅随意摆放、只回答持续思考的问题、站着口述题目、布置自测题、让知识流动起来;
第三个工具包里是让学生进入心流状态、底层巩固、让学生记有意义的笔记;
第四个工具包里是评价你重视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学会了什么、没学会什么,使用数据收集型评分方式。
那么,这四个工具包分别怎么用呢?
第一,工具包1中的三种方法需要同时使用,不能分开单独使用。就是说,布置思考题、频繁地进行透明化的随机分组、运用白板这几个方法要一块儿用,不能只用一个。
第二,工具包2中的方法可以打乱顺序,不分谁先谁后。就是课桌椅随意摆放、只回答持续思考的问题、站着口述题目、布置自测题、让知识流动起来这几个方法可以打乱了顺序用。
第三,工具包3最好就按照框架中的顺序来实施,一次只实施一种方法。在工具包2里的方法还没有顺利实施之前,最好不要开始实施工具包3中的方法。就是要实施完工具包2中的方法之后,让学生进入心流状态,然后进行底层巩固,再让学生记有意义的笔记。
第四,在工具包4中,“评价你重视的能力”这个方法的实施顺序并不重要。你要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学会了什么、没学会什么,再对他们进行数据收集型评分。
你要保证之前3个工具包你都已经顺利运用在你的课堂里,你再开始使用工具包4。因为如果没有前面那些课堂措施,直接用评价方法作用不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