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在刷B站的时候,刷到了一条小视频,这条小视频的名字叫《病人》,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毕业作品。
图源:B站@双帆V587不得不说这是一条极具讽刺意味的视频,看完之后觉得细思极恐。
视频里讲的是,网红生态已经成为最新的经济形态,信息沟通和分享将变成生产力,再也不需要努力工作,把追求上进当作我们的目标和追求,流量即是价值。而一部分人还在挑战现状,成为医生、律师、老师已经是一种脑力劳动了,已经落后了。
我们的主人公想要成为一名教师,却被父母质问:“教师能赚钱吗?能吸粉吗,有流量吗?你需要去看心理医生。”
主人公对医生说自己没病,医生说,“不,你有病”。于是主人公听从了医生的治疗方法,遵从内心的想法去“娱乐镇”当一名老师。
当主人公来到娱乐镇这个地方,看到满地的都是网红,网络直播遍地开花,马路上、餐馆里、家里、甚至学校里。
当主任公终于来到学校,站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课的时候。他问学生,长大想当什么,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全班同学都是异口同声地回答“网红”,张口就是什么排名前三的DIAO哥、孤独的美食家老粑
主人公开始讲建设美好祖国这一课的时候,学生问可不可以请假,他的课太无聊了,没意思。主人公反问什么才是有意思的,学生说,他想学习如何挣钱,如何谈恋爱,如何过自己的生活,这才是人生真正应该学的。
课堂上,学生把主人公的鬼畜视频放了出来,主人公愤怒地质问:“这是什么”,而这一幕又被直播出来,引起了巨大的舆论,主人公不堪舆论,终于想离开娱乐镇,回到自己的家时,而被告知他的家就在这里,他就是这里的居民。
最后,主人公对医生说:“医生,我有病”,医生回答:“不,你没病”
“我真的有病”,“那是以前了,现在你没病”。
视频中无不透漏出,对现实讽刺,有意思的是主人公的名字叫“王非同”,是非而同。主人公已经身在其中,无法逃离了,所以他从前“有病”,现在“没病”了。
2.
世界上会有20%的人搭乘全球化快车,80%的人会被“边缘化”,这20%人口与80%的人口之间的冲突将成为今后的主要问题。解决“二八现象”的方法只有一个,即在80%的人嘴里塞一个奶嘴,这就是“奶头乐理论”。
奶头乐理论是用来描述一个设想:由于生产力的不断上升,世界上的一大部分人口将会不用也无法积极参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
为了安慰这些“被遗弃”的人,他们的生活应该被大量的娱乐活动(比如网络,电视和游戏)填满。社会动荡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
那要如何避免少数得益者与大多数的底层人民间的冲突呢?方法之一是给其“奶头”,转移其注意力和不满情绪,让他们更能接受自己的境遇。
“奶嘴”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发泄性娱乐,比如开放色情行业、鼓励暴力网络游戏、鼓动口水战;一种是满足性游戏,比如拍摄大量的肥皂剧和偶像剧,大量报道明星丑闻,播放很多真人秀等大众娱乐节目。
这样一来,通过把令人陶醉的消遣娱乐及充满了感官刺激的产品堆满人们的生活,最终达到目的:占用人们大量时间,让其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思考的能力。
后来,“奶头乐理论”被证明是假的,简单的“理论”无力解释复杂的游戏和娱乐,而且“奶头乐理论”只在中文互联网语境上才有,但这个理论依旧让人深刻。
亲戚家有个小孩,玩游戏,一下子往里面充了几千块买皮肤,后来亲戚问我要怎么把钱退回来,我说找客服解决。
因为这个事情,也许是看了很多类似的新闻,我的父母就对鹅厂的游戏深恶痛绝,跟我讲少玩马化腾游戏,马化腾毒害了一代人,每次我都是反驳,父母没管教好自己的孩子,怎么能怪到游戏的身上。
“奶头乐理论”虽然是假的,但很多现实告诉我们,不得不提防“奶头乐理论”。
3.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抖音是否正在毁掉中国部分的年轻人?
提这个问题的人,可能本身不经常玩这种短视频,但身边见到过很多,又或者自身经常玩而引发的思考。
就我自己,就发现身边很多人喜欢刷一些短视频,也热衷于拍一些短视频,上到老人,下到小孩,亲戚家几岁的小孩玩抖音贼溜,网络用语比我知道的都多。
我自己虽然不玩短视频,但经常会在社交网站上刷到一些短视频,有时候不小心点进去,发现有的还挺有意思,刷完一条又一条,逐渐上头的感觉,一不小心就看了很久。
从学生党,到上班族,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地铁上,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一线城市,无论是小学生,还是50岁的大妈,都无差别的对短视频上瘾。
人们乐此不疲地分享、求赞、模仿,端着手机一天到晚莫名其妙傻笑,很开心没错,但是然后呢?
管理学里有这样一个著名的“瓜子理论”:就是人当开始嗑瓜子,就不会停,直到嗑出一堆瓜子壳,这个过程你会很享受,但是除了浪费时间,口干舌燥,长胖,其实一点用都没有。
如何毁掉一个人,给他一部手机就行了
像《病人》这个视频里反映的一样,网红的的确确影响了当代年轻人,很多年轻人不想努力,想走捷径,成为网红,成为流量,拥有粉丝,就能割韭菜,就能比平常人更容易更轻松的赚钱。
前段时间,多次爆出老师在课堂上公然安利偶像,教唆未成年人氪金买爱豆的专辑的新闻,真令人痛心。在还没形成正常的价值观和消费观的时候,却被大众强行带入这个大娱乐时代。
《娱乐至死》说当1984年到来时,《1984》中的预言并没有得以实现,反而在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的预言正在逐步地成为现实。
图源来自网络在这个大信息,大娱乐时代,谁都不能独善其身,就像视频里的主人公一样,已经融进去了。
就算有的人不喜欢娱乐明星,不刷短视频,不看八卦绯闻,不看综艺肥皂剧,将来也许你的孩子会跟你说,学校的同学都在谈论某某爱豆,都在玩XX游戏,都喜欢看看xx电视剧,喜欢看某某网红直播,你阻止得了吗?
当今新闻头条都被娱乐八卦所占领,有网络的地方,就有娱乐,谁都不能幸免,或许有一天我们真的将毁于我们热爱的娱乐。
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人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人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娱乐至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