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3岁后才接他回到自己身边。也许是联接的过少,也许是没有体会他是如何从小婴儿长成小朋友,也许是我真的不会当妈妈,到现在8岁了,还高频的觉得他很烦人,他怎么那么让人不省心呢,他怎么还没长大,要是我没生他多好……。甚至对他说18岁你就出去住吧我不想再管你了,甚至觉得我不爱他……。这不正常,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与他血浓于水,我怎么可以不爱他呢!
2年级以前,以我的喜好控制好像也还能推进。进入三年级,发现形势越来越糟糕,对着干,顶着来,几乎每天鸡飞狗跳不胜其烦。我疲于应付,沟通变得愈加困难,更可怕的是他开始对我吼着说:你当不来妈就不要当!看来我确实该去学学如何当妈妈了,原来并不是每个母亲天生都能当好妈妈这个角色。
于是我报名上了岳一格老师开设的家长正面管教课程。整整三天课程,给我最大的冲击的环节是模拟场景,我扮演孩子,我听到我常常脱口而出的那些话从站在椅子上的家长口中对我说出,他们一个个冷冷的板着脸,我如何不委屈,不难受?语言暴力就是锋利的刀刺向听者的心。我更体会到了儿子的委屈和难受,痛哭流涕,不能自已。我心疼我的儿子,你就是被你的亲妈如此粗暴对待一起生活了五年!
回想到那年回娘家接儿子共处的时候,包括他刚刚开始跟我一起生活时,询问他意见,他若同意,必定是心情愉悦的一个“好”字的回答,音调上扬,听得出来他是真的高兴。可是后来,我再也没听到他用那样欢快的语调回答过我了。泪目,我是在如何的摧残他?
上过家长课后,我虽然想有所改变,但进展不太顺利,效果时有时无。长期以来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还是占主导,与儿子之间依然是剑拔弩张。处理得不好也会懊恼后悔。一格给我鼓励,心有觉察必有改变,多做练习,控制坏情绪。好,我相信,我可以,毕竟上了课还是比没上课前进了一大步。
没多久我又报了一格的读书会,这期读书会只读一本书:《越书写越明白》。为什么会报呢,一来想与一格有更多的接触可以从她那里得到引导和建议;二来与儿子的关系如何改善,必然是只能从我自己做起吧,先去看看“我”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看看能不能明白什么。同时,在读书会上与各位同学产生了联接,从别人的故事里也汲取到了力量。
上周读书会我们剖析情绪,玩了情绪牌卡。说是玩,是很随意的。然而冥冥注定有些觉察从这儿发生。随机的结果,投射了自己的内心。
他很好,是我不够好。我先抽到的是情绪卡是“可惜/遗憾/后悔”。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也没跟自己联系起来。大家抽完情绪卡转了一圈后,抽因应卡。我抽到了“用心感受”。那一瞬间醍醐灌顶,心里仿佛出现了一条路,有了方向。我除了没在孩子面前说,在被孩子弄得心烦气燥的时候我不止一次想过,说过,我后悔生了他。因应卡现在提醒我:用心感受,感受这个孩子的优秀和长处。啊,是啊,他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孩子,相反,好几个同学的妈妈都看到他独特的一面,欣赏他。只有我忽略了他的那些闪光点,而把焦虑和厌烦集中投射在不如我意的地方。情绪卡的随机牌面,使我明白了我该怎么做。尽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所转变,但,我相信我找到了内心方向。
说来神奇,上过几堂课以后,我已经能用“本真”来形容儿子了,调皮好动是他的特点,不是缺点,一个8岁的健康的男孩子,不就正是这样的吗?我再接到老师对他的好动表示不满,已能淡然处之了,甚至想得到这就是老师的工作,不必过于在意。也能体谅老师也是不容易。
回到今晚,我在签作业时又(为什么是又呢?)没压住脾气,他一边改一边哭。还好的是我把一句评价“你这明显就是偷奸耍滑”说了一半意识到了我不能这么说,迅速的改成“你这明显就是没回答完整要被扣分的”。啊!这个过程太神奇了,我清晰的感受到我说这句话时的改变,我停下了负面评判,转而只描述了事实。
这个变化让我也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看,我做到了,我可以好好说话的。我推他去洗澡,在他边洗澡边哭的时候,我试着去感受他,也冷静下来了,想想如何转责骂为鼓励。事实上并没有太多遣词造句上的思量,只是情绪控制好了以后再来交流,一切都如春风化雨了。在他睡下时,我们已和解。啊,真好!
夜已深,草草以之前的一篇日记,以及和一格的对话收尾。
他很好,是我不够好。 他很好,是我不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