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佛学是真的》5:正念自控法。6:什么叫“色即是空”?

《为什么佛学是真的》5:正念自控法。6:什么叫“色即是空”?

作者: 李成__北京 | 来源:发表于2024-09-11 13:35 被阅读0次

    《为什么佛学是真的》5:正念自控法

    1. 传统的自控力理论,用理性战胜感性、“象与骑象人”、“意志力就如同肌肉”,这些说法现在看是有问题的;

    2. 任何决定都是感情对感情的竞争,理性只是感情的武器;

    3. 正念冥想,是一种有效的自控方法 —— 要点在于接受和分析感情,而不是对抗感情。

    人并没有单一的自我,大脑中至少有七个模块轮流控制我们的决定。从这个框架出发,能从中推导出一些看待事物的新方法。

    比如说,可以给“自控”这个概念一个全新的解释。所谓“自控”就是能管住自己去做“该做的事儿”,而不被短期的诱惑所吸引。“自控力”一直是励志和成功学的一个热门话题。

    传统上说“自控”、“意志力”,都是用“理性”战胜“感情” —— 感情上我很想吃甜食,但是理性告诉我吃甜食对身体有害,所以我拒绝甜食。一个著名的比方就是“象与骑象人”。人的感情就好比是一头大象,而人的理性就像是驾驭大象的骑手。要做的,就是让骑象人控制大象,对吧?

    还有一个常见的说法,说人的自控力就像肌肉一样,你越锻炼它,它就会变得越强,对吧?

    1.买,还是不买

    心理学家和行为经济学家的科研经费都相当有限,有时候做实验说给受试者奖励,结果也就奖励几块钱。麻省理工学院和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研究者,可是拿出真金白银来,想看看消费者到底怎么花钱。

    实验中,研究者给每个受试者差不多100美元,让他们随便花。受试者要浏览一个购物网站,用这笔钱想买啥买啥 —— 条件是,在他们做决定的时候,研究者要通过功能性核磁共振密切观察他们的大脑活动。

    研究者发现,在一个人决定买与不买的过程中,人脑中的两个区域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一个区域是“伏隔核”,它的作用是提供愉悦感 —— 当人预期能得到回报、或者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时候,伏隔核就会变得活跃。实验结果表明,受试者面对一个商品时他的伏隔核越活跃,他就越可能买这个商品。

    第二个区域是“岛叶”,它的作用和伏隔核正好相反,当你预期到痛苦或者感到不愉快的时候,岛叶就会变得活跃。可想而知,岛叶越活跃,人就越不会买这个商品。

    这个发现很有实用价值。如果一个销售人员能时刻监控他周围顾客的大脑活动,来个精准推销,岂不是可以少费很多口舌吗?

    如果一个人面对某个商品,他既想买、又不想买,那哪个区域活跃呢?答案是两个区域都活跃。一方面,这个商品能给你带来愉悦感,让你产生想买的冲动;另一方面,你会犹豫买这个商品会不会有弊端,这笔消费是不是浪费钱。

    而最终决定到底要不要买,就得看伏隔核和岛叶这两个区域,哪一个*更*活跃。

    这就非常有意思了。两个区域都是感情区域。请问在这个决策过程中,理性的作用体现在哪呢?

    2.理性对感情,还是感情对感情?

    我们看到的购买决策过程其实是两种感情的较量。正面感情超过了负面感情你就买,负面感情超过正面感情你就不买。这其实符合人脑的“模块说”,大脑随时被各个模块接管,谁的声音更大谁就做主 —— 而每个模块,都是感情模块。决策,其实是感情和感情的竞争。

    那理性起到了什么作用呢?理性的作用是给感情提供信息和辅助。

    赖特举了一个例子。他特别喜欢吃巧克力,但他也知道巧克力含糖高,吃多了对身体不好。那么当赖特纠结于要不要吃一块巧克力的时候,难道说“不吃”就是理性的,“吃”就是感情的吗?其实两个声音都是感情的。

    一个感情是想吃巧克力。它为了说服其他感情,会列举各种*理性*的理由 ——你一会儿不是还要工作吗?吃巧克力可以让你的精力更充沛。

    但是不吃巧克力,也是一种感情,这个感情是想获得健康和长寿。这个感情也会列举*理性*理由,说巧克力吃多了身体会变胖。

    也就是说,每一个感情模块都在使用理性来帮自己说话。理性,只不过是感情的武器。

    目前已经有一些心理学家认同了这个说法。哈佛大学的乔舒亚·格林(Joshua Greene)教授认为,人所谓的抽象理性思维系统,是位于大脑背外侧前额叶皮层 —— 但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正好和多巴胺系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知道,多巴胺系统能够评价每件事情的价值有多大,提供快乐的回报。说白了,这就是说理性也是演化的产物,并不能完全摆脱动物性。

    每个模块的工作方式,都是感情。并没有哪个模块比哪个模块更理性 —— 各个模块都可以调用理性。我们的意识以为自己在做理性分析,其实意识只不过是在倾听各个模块用理性来为自己找理由而已。

    所有决策,都是从感情开始,以感情结束。理性只不过是感情的工具,感情才是真正的决策者。

    那么如此说来,自控的关键就不是调动理性,而是调配感情。

    3.自控的机制

    以前的说法,自控力是一种肌肉,你越练越强。但这个比喻,其中似乎有问题。比如有个人一开始意志力就很薄弱,喜欢喝酒,越喝越迷恋喝酒的感觉,最后无法自拔,那么显然他的“自控力肌肉”根本就没用上。如果自控力肌肉这么容易就用不上的话,自然选择为什么还要给大脑留下这个设定呢?

    还有,生活中有些非常自控的人,可能明明爱喝酒但是知道喝酒误事,平时滴酒不沾 —— 结果偶然遇到挫折、精神崩溃,喝点酒,这么一喝就“破功”了,很容易又变成一个嗜酒的人。这似乎也不对,照理来说,他练了那么久的自控力肌肉应该很强才对,怎么一下子就没用了呢?

    可见“肌肉说”不太可靠。而“模块说”,则提出了另一种自控的理论。

    大脑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各个模块的感情力量强弱对比的结果。想要管住自己不吃巧克力,你就应该希望“不吃巧克力”这个模块的力量变强。

    而模块变强的机制则是“满足感”。比如说这次“吃巧克力模块”战胜了别的模块,成功地让你吃到了巧克力,你马上就能获得一个快乐的满足感,那么下一次争论的时候,“吃巧克力模块”的力量就会更强,别的模块就更争不过它。

    在争论中取胜 —> 获得快乐奖励 —> 自身力量更强 —> 下次争论更容易取胜

    快乐的感觉,正是自然选择最喜欢的激励手段。而这是一个正反馈循环。这就是为什么短期冲动总是难以克服,一次次的满足只会让它一次比一次强,你最后必须加大剂量才能让它满足,就好像吸毒一样。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个戒酒很长时间的人,偶尔喝一次酒就马上就又想喝酒,因为他的喝酒模块并没有失去力量,只不过一直被压制而已!偶尔喝一次酒带来的巨大的满足感,就足以把它再次激活。

    这也是为什么要吸引一个人去赌博,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开始就让他赢,一次次的赢牌给他带来的刺激越来越大,他就很容易陷进去,难以自拔。

    如此说来,最好的自控方法应该是打断正反馈,不让相关模块获得即时奖励和满足感。

    这正是佛学的自控法。

    4.正念自控法

    耶鲁大学医学院的贾德森·布鲁尔(Judson Brewer)在研究中亲测有效的办法。布鲁尔找了一些烟民来做戒烟实验,他教给烟民们的方法,其实就是咱们说的“正念冥想”。

    布鲁尔的方法分四步,缩写为RAIN ——

    识别感情(Recognize the feeling)。当你想抽烟的时候,你要意识到,想吸烟是一个感情。

    接受这个感情(Accept the feeling)。不要把这个感情推开,不要对抗,要承认自己想吸烟,而且承认这是一个合理的感情。

    观摩研究这个感情(Investigate the feeling)。从旁观者的角度,分析这个感情,它的力量有多强?是我身体的哪个部分有吸烟的需求?这个感情有“颜色”吗?是什么“材质”的?当你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感情不再是你的一部分了。你越分析它,它就离你越远。

    分离(Non-attachment)。你和这个感情就分开了,这时候你已经不想吸烟了。

    冥想的时候,我们练习任凭各种情感在眼前过但是不参与,练的就是这个功夫。

    这个办法,和“用意志力压制对抗”,非常不一样。布鲁尔打了个比方。比如现在有个机关,只要老鼠一碰这个机关,就能得到食物。老鼠就代表你的感情,机关就代表你是否接受这个感情。以前的意志力训练是推开这只老鼠,不让它去触碰机关。而现在这个正念方法是允许老鼠去触碰机关,但是碰到机关后并没有食物给老鼠。感情出来了但是得不到回报,那么时间长了以后,这只老鼠也就不会再去碰机关了。

    意志力方法是“对抗”,正念方法是“化解”。

    实验结果是布鲁尔这个方法比美国肺科协会推荐的传统戒烟方法更有效。

    其实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自控问题。比如你工作的时候爱走神,总想去看看手机,那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你先承认自己想看手机,然后闭上眼睛想想自己为什么想看手机,分析分析“看手机”这个感情到底是个什么性质……你可能就不想看手机了,然后你就可以回过头来继续工作。

    《为什么佛学是真的》6:什么叫“色即是空”?

    1. 自然选择要求我们对周围事物迅速做出好坏评判,这个快速评判,就是我们赋予事物的内涵——就是“色”。

    2. 我们是戴着有色眼镜观察世界,我们眼中的世界,就是一个充满了“色”的世界。

    3. 当你认识到空和无色的时候,再去看万事万物,你看到的东西就会比以前看到的更真实。

    “色即是空”。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世界是空的吗?你现在坐的这把椅子,明明是真实存在的,它怎么是空的呢?

    有些人说万物都是空的,也许可以理解成我们生活在一个 Matrix 之中,是在玩虚拟现实游戏,什么都是虚幻的。可是,就算你告诉我这个又有什么用呢?我的人生是游戏,难道我能退出吗?

    赖特的解释是,确实,你看到的这个世界中有很多是虚幻的东西 —— 而且你确实能退出。

    认识到世界是“空”的,对你有好处。

    1.存在与内涵

    有一次,赖特在一个冥想培训班学习。正好教室外边是个工地,有工人在用电锯锯木头,教室里就充满了电锯的噪音。电锯声让人听着很难受,但是赖特使用了冥想的功夫,他就先接受自己“反感电锯声”的这个感情,然后审视这个感情。

    这时候电锯声仍然存在,但是似乎就不带负面感情了。再到后来,赖特甚至觉得电锯声还挺好听,他听出来了音乐的味道。

    这段经历,就是赖特第一次体验“色即是空”。

    赖特说,电锯声,只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我们之所以反感电锯声,是因为它会给我们恐惧的联想 —— 从电锯声,你会想到电锯,然后你会想到电锯可以锯木头,也可以锯人,它代表破坏的力量。这些恐惧的联想,是人赋予电锯声的一个“内涵(essence)”。

    所谓“色”,就是你从电锯声联想到的*内涵* —— 你不妨把它称为“电锯色”。

    你面对的其实只是一个声音!你并没有面对一个咄咄逼人要伤害你的电锯。电锯声,是存在的。“电锯色”,是“空”的。

    有人认为“空”就是没有,世间万物根本就不存在 —— 那个境界可能太高了,不是我们所能理解的。赖特说,大部分佛学学者比较认可的观点是,所谓“空”,并不是说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是空的,而是说我们赋予万事万物的“内涵”,是空的。

    这个理解的好处是有心理学支持。比如有个心理学家叫保罗·布鲁姆(Paul Bloom),他认为人的一个特性就是特别重视事物的内涵。

    比如说卷尺,到商店买个新卷尺用不了几块钱,但如果这个卷尺是肯尼迪总统当年用过的,那么一拍卖就能卖出四五万美元。再比如说结婚戒指,本来它只是一个戒指而已,但如果这个结婚戒指已经在你手上戴了三四十年,那它对你就意义重大了,绝对是一个一模一样的新戒指比不了的。如果一幅名画是真迹,人们就觉得特别好。但如果这幅画是高仿的,哪怕仿制得再好,价值也会大打折扣。我们认为一个东西的历史,给它带来了意义。

    而心理学家罗伯特·扎荣茨(Robert Zajonc)则进一步认为,其实我们看任何东西都会自动赋予意义。比如你看一个房子,你心中想的绝对不仅仅是个房子,你会想这是一个“漂亮的”房子,或者“矮小的”房子 —— 你总会给它一个形容词。

    扎荣茨说,甚至你看一个抽象的东西,比如字母“Q”,你都是有感情的。如果你联想到 QQ,你会有一种亲切感;如果联想到“阿Q”,你会有别的感情。总而言之,你对一切事物都是有感情的。

    感情代表评判。从进化心理学角度,赖特说,自然选择要求我们对周围事物迅速做出好坏评判,这样才能有利于生存 —— 如果你听见电锯声不反感,你就太不善于躲避危险了。这个快速评判,就是事物让我们产生的感情,就是我们赋予事物的内涵 —— 就是“色”。

    2.色的性质

    如果你认为“色”就是我们对事物的“内涵”判断,那么现代心理学已经通过实验发现了“色”的一些性质。

    第一,内涵是自动产生的。有一个实验是这样的,让你连续看两个单词,要求看到第二个词的时候,要马上把那个词念出来。比如第一个词是“阳光”,第二个词是“荣耀”。你的屏幕上先出现“阳光”这个词,又出现“荣耀”这个词,而你要念出来“荣耀” —— 非常简单的任务。

    实验发现,如果是“阳光”和“荣耀”配对,那你第一时间就能念出来“荣耀”。可是如果第一个词是“疾病”,第二个词是“荣耀”,你就会花更长的时间才能念出“荣耀”这个词。

    这是因为你的头脑中默认阳光和荣耀是搭配的,而疾病和荣耀不搭,它们接连出现就会很突兀,所以你的反应就会慢半拍。

    如果第一个词是“疾病”,第二个词是“可怕”,那你就能很快地念出“可怕”这个词。

    在我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发声的时候,潜意识已经给每个词设定了好坏的感情评判,完全自动。

    第二,内涵会受到故事的影响。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为什么是名画?因为它有故事。

    同样道理,完全一样的两杯红酒,其中一杯的“故事”是这个酒价值90美元一瓶,而另一杯则标价10美元一瓶 —— 你猜两杯酒的味道一样吗?当然是90美元的酒让人感觉更好喝。

    赖特列举了一个比较新的实验。实验人员用核磁共振观察人们大脑在品酒过程中的反应。同样的酒,大脑中一个叫“眶额部皮质中线部(mOFC)”的区域,对标价90美元的酒反应更强烈,让我们在感情上感觉这个酒更好喝。但是大脑中纯粹负责味觉的区域,则对两种标价没有不同反应。

    第三,内涵都是主观的。1973年有一场普林斯顿大学对达特茅斯大学的橄榄球比赛,打得非常激烈。心理学家让两个学校的学生看这场比赛同一段录像剪辑,然后问他们一个同样的问题:在这段录像中,达特茅斯队犯了几次规?

    普林斯顿的学生平均认为达特茅斯队犯规9.8次,达特茅斯的学生平均认为达特茅斯队犯规4.3次。你的立场,决定了你的观点。也许你自己都不知道,你看比赛的眼光是有色的。

    而研究者在写论文的时候进一步提出,也许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客观”的看法,也许一切看法都是主观的。对此赖特进一步解释,说哪怕你不是任何球队的球迷,你对比赛的看法也是主观的。只要你喜欢橄榄球,你看比赛的眼光就会跟不喜欢橄榄球的人眼光不同。哪怕你不喜欢橄榄球,你也会对比赛有所“感觉” —— 当然这个感觉可能是微弱的。

    第四,无感则无视。如果你真的对一个东西很无感,那你就很容易忽略这个东西。赖特的哥哥的年纪大了以后曾经发出过一个感慨。他说作为一个老男人,跟年轻姑娘相处的时候,自己感到非常沮丧。姑娘们并没有说他长得丑什么的鄙视他,而是直接无视他 —— 因为他不是她们的择偶目标。

    所以,我们是戴着有色眼镜观察世界。我们一直都在赋予周围事物内涵。我们眼中的世界,就是一个充满了“色”的世界。

    3.觉悟者眼中的世界

    赖特讲过一个有关杂草的故事,我深有同感。以前我家刚买房子的时候,那个房子的草坪长得很好。后来因为我们不怎么维护,草坪上就长了一些杂草,什么蒲公英之类。有时候我看着难受就会把杂草拔掉。我父母到美国来看我们,有一次他们看我在拔杂草,就问为什么要拔蒲公英。

    他们说,蒲公英开一些黄色的小花,点缀在草坪上不是挺好看吗?

    对此你无法反驳。我父母是从欣赏大自然的角度出发,认为蒲公英挺好看。而我则是从维护草坪的角度出发,认为蒲公英破坏了草坪。所以蒲公英到底是不是杂草,到底应不应该被允许长在那里?

    如果你经常问这样的问题,你很有佛学气质。

    我们赋予世界的内涵都是主观和充满矛盾的,而且在红酒的例子中你看到了,“色”会影响我们对真实世界的体验。那如果不带有色的眼镜看,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赖特说,也许那将是一个“无色”的世界,而“无色”会让你感到世界是“空”的。

    赖特的修行没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他采访了一些高手。

    一个修行者说,随着冥想练习的深入,你真的会体会到“空” —— 你对世界的“色感”将会下降。当然你仍然会看到所有这些东西,椅子还是椅子 —— 不过它在你脑子里的存在感没那么强烈了。

    赖特把自己关于“无色”的解释和修行者探讨。修行者说,他自己的修行,更像是他先感觉到万事万物都是空的,然后才导致他对这些东西无感 —— 而赖特说的是先降低了感情,才感到万事万物都是空的。这个因果关系可能是相反的,但总体来说,认识到无色就是认识到空。

    这位修行者还提到了非常明确的两点体验。

    第一点,当你认识到空和无色的时候,再去看万事万物,你看到的东西就会比以前看到的更真实。

    第二点,人们对这些东西先入为主的各种感触,其实是不真实的。

    也许有个人偶然做了一件对不起你的事儿,你就给他打了一个“坏人”的标签,每次看见他就反感 —— 这个感触,就是不真实的。人并没有固定的性格,只是在不同的情景之下表现出不同的性格。也许这个人换一个环境会有不同的表现。不贴标签,你才能了解到他更真实的一面。

    真正的品酒高手品的应该是酒而不是故事。这瓶酒是哪里生产的、产酒的那年是个好年还是坏年、这瓶酒卖多少钱,如果这些条件他都不在乎,他才能体验到酒纯粹的味道。

    赖特有个亲身体会。他办公室有个冰箱,总是发出嗡嗡的声音。以前他没注意到,后来他在冥想中排除了自己对这个声音的反感情绪,居然发现这个嗡嗡声其实不是一个声音,而是三个声音的混合!他体察到了更真实、也更丰富的内容。这难道不是一个乐趣吗?

    正念是选择注意力的能力。如果你能把各种故事和标签带来的感情都剥离掉,红酒也还是红酒,它的味道都在,但是你能获得更真实的味道体验。

    经常有人说佛学会不会让人失去生活的乐趣、看什么东西都没意思?其实并非如此,佛学是让人更自由,是让你能够自由选择你想要体察什么东西。排除主观想象的干扰,你能获取更丰富的体验。据说,那将是更大的乐趣和幸福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佛学是真的》5:正念自控法。6:什么叫“色即是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vkp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