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亲爱的波波 | 来源:发表于2018-11-22 02:52 被阅读3次

    实在睡不着,打开蜗牛读书,看了几篇领读书评,都写得还不错,有一个问"读《中国在梁庄》是怎样的感受”的帖子引起了我读一读这本书的兴趣。

    我在村里长大,在我们山西,人们有一字用来表达对生活的态度:"受"。承受,忍受,受苦受累受罪。

    我的老乡不知道,城会玩的现代人还有一个词叫"攻受”。我发现这个词并不影响他们人生观的表达:面对生活这个"强攻”,我们可不只有被fuck的份吗?

    说回本书,作者一开始就在立场方面表示出充分的分寸感和自觉意识,唯恐有立场。我突然想到我的毕业论文有个点可以丰富一下——是因为她提到了中国的现代化转型?转型本身暗示了前进方向,也就意味着对被转型对象的否定,抛弃——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现代化转型的问题的关键也许不是现代化转型,现代化转型是从“用“的角度提出来的,大家不愿意只是当古董来研究,还想用的上,有用,作为扎实的存在基础,保证了研究者继续下去的信心。但问题是,这样的转型是迫于外力作用,一方面向西方化的现当代文学靠拢,失去了中国和古代的双重特性,这样肯定是有问题的,现当代文学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目标。另一方面,这种转型不是把古代文论自身当目的,而是把它当工具,这在理论界本也无可厚非,只要能解决问题——但问题是,研究对象本身没有发展,而是发生了变异。想一想令人印象较深的最新的中国文学理论成就,是“意境”说吧?以后还有吗?至此以后要么是对理论的理论,要么是西方理论的平移。中国古代文论本身成果的确在不断丰富,但只是在给之前的书做笔记,笔记做了厚厚一打,但并没有写出新的一章。也就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本身在大的方向上是停滞不前的。这样说来,我的研究对象岂不是在此意义上做了一次很重要的尝试吗?他不呼吁转型,他不同意西化,他主张对对象本身进行潜心研究,最重要的是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有中国古代文论特色的文论术语……

    提出有什么用呢?一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推进了一步,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认识是一次较为重要的更新,最显而易见的效果是谈论中国古代文学,除了“意境”,我们多了一个可供遣用的术语,听起来很没用……对吃饭睡觉找工作没用。二是他指出了一种研究思路,那就是……?????

    那么,这种研究思路能撑多久呢?以及,我为什么还不困?为什么一本关于农村的书会让我想到中国古代文论的命运问题?我曾经想写一本能拯救中国古代文论的文学作品——只有中国古代文论能解读,西方文论束手无策,给它机会让它用自己的阐释力证明自己的生命力。But,我一个现代人怎么写一部让古代文论去解释的书?七律?绝句?还是章回小说?貌似后者用西方论文解读小菜一碟啊,还有,作品可以挑剔理论吗?作品在理论面前难道不是只能含泪当"受"吗?

    我也没想到我还能回到标题!

    一时好笑,赶走了两分睡意。

    十分想睡,可怜我一点不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vlk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