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熬到了三伏最后一天。呼 — — 我长舒一口气,如释重负的感觉。
今天过完,暑热彻底结束。
十天前,三伏第一天,我说要再坚持坚持,昨天突然想起三伏该完了吧,掐指一算,刚好今天满十天。
三伏,是阳气最后的挣扎,地下的阴气被地上的阳气覆盖,从夏至开始,不断上升,日复一日的由热转凉。
古人有夏至数九歌,自夏至日开始,九天一九,过了七九,酷热差不多就结束了,七九床头寻被单。算算日子也就六十三天吧。从夏至数六十三天,六月二十一日夏至,六十三天后刚好是节气处暑。一到处暑,暑天终止。八月二十三号处暑,今天二十号,早上起来明显感觉到凉爽了。昨天还不行,余热未尽。
今年闰六月,热的时间真够长的。今儿个是阴历闰六月二十九,明天闰六月最后一天,后天阴历就七月了。
我一直都搞不清楚阴历的大小月怎么算。有二十九天的,有三十天的,哪个月二十九天,哪个月三十天,跟阳历不大一样。阴历也很重要,老人们常说的阴历哪一天怎么样,也都是从很久远的年代流传下来的,有的古书上有记载。阴历和月亮有关,古人研究的天气啊天文啊,也不是凭空而来,都是经过了多年长期的观察记录下的。
像有的动物,就是靠对太阳月亮的感知,来辨别季节啊方向啊。比我们人类的生存技能要强很多倍。
俗话说的燕来不过三月三,燕走不过九月九,就是古人观察出来的。燕子们怎么可能知道今天几号明天几号,但是它们对季节天气的敏感,真的是我们难以预料的。下雨之前燕子低飞,很明显的,燕子比我们人类的天气预报还要准。还有蚂蚁,大雨之前会搬家到高处,可见多么敏感。能预知天气变化。
生命,不论大小,都是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我们人的触觉仿佛是失去了灵敏,依赖性太强了。像有的连方向感都失去了,到了野外就迷路。像燕子从南方到北方,它们却不迷路。有的候鸟甚至飞越上万里,飞越浩瀚的大海,那么小的身体,比我们人的身体小很多倍,是什么支撑它们不惧艰难险阻呢,真的是又神奇又令人惊叹。相比之下,我们的生存能力太差了。差的接近消失。
阴历也好阳历也罢,都是记录时间的。记录着日月的变化。到了时间,该变的就变了。阴阳转换,相互作用。
其他的生命,都是顺应四季而生存。只有我们人类,相信自己能战胜气候变化带来的生存难题。夏天热了有空调,冬天冷了有暖气。也就是这些强大的与天气对抗的过程,我们也越来越依赖这些,从而触觉也就消失了对自然界的敏感。
伏天四十天,过完了。对闰六月加深了热的印象。以后就知道,这闰六月可不是随便一说的,有它的历史。八月八号,四川九寨沟发生地震,那天也真够热的。奇丽的自然景观,随着大地的颤动,消失了。真是奇怪的事情。可能在科学家的心中,又多了个未解之谜吧。大自然的力量,真不是人能征服的。
我们相信科学,也更该相信我们的大自然,它有它的运行规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