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常无为:《道德经是谁写的?》

道常无为:《道德经是谁写的?》

作者: 太平盛世读经典 | 来源:发表于2024-01-08 08:44 被阅读0次
  • 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文章结构调整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朴常无名而无不名。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侯王若能守之,天下将自定。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 侯王若能守之:

  • 前面讲过一个,另一个需要“侯王若能守之”: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 前面讲的是“各就其位,各司其职”,规划好,组织好管理社会的组织架构,安排好各个功能节点上的人选和管理范畴。

  • 这里需要守的是什么?

  1. 无为:不妄加干涉;

  2. 无不为:组织规划、迭代更新组织架构,安排和规定各个名位的人选和管理范畴。

  3. 这样看,其实这章的内容和之前的内容是一致的,要么需要归拢到一起,要么可以理解为前文的总结。

  4.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5. 王常无言而无不言;

  • 万物将自化

  • 万物:道对应万物,王对应万民;

  • 自化:自动化,自组织,自运行;

  • 给我的启示:

  • 我们做事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 套用一句当下的流行词:“不是买不起羽绒服,而是军大衣更有性价比”。

  •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对照自己的行为“遵从内心的想法,不遵从内心的想法,自己的感受有哪些不同?”,通过对比,观察,才能发现什么是自己应该做的,什么是自己不应该做的。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 化而欲作:

  • 第一种解释是:万物开始不安分,开始不自化,准备作妖。

  • 这样的解释是现象级的解释,看到王朝更替中,百-姓带来的巨大冲击,冲击大到局势坍塌。

  • 素不知,“万物恃之以生”则“万物归焉”。为何冲击?不能sheng罢了。

  • 第二种解释是:王开始不安分,开始妄为,开始作妖。

  • 这样的解释比第一种更深了一点,但还是属于现象级的范畴,就是说王是圣明,还是不圣明的比较,比较后发现,乱世都是人祸,或者叫wang祸。

  • 给出的解释,但是并没有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继续深挖。

  • 第三种解释是:王观察到原有的组织架构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阻碍,万物不能很好的自化,各个功能节点的功能设置、业务范畴出现了弊端。

  • 我喜欢这样的理解,也认为这是正确的,因为下一句的内容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 任何的流程不能僵化,需要动态调整,难点在于什么时候调整,以及怎么调整,有没有能力调整。

  • 给我的启示:

  • 事业中,随时随地都在变化,我们需要跟上时代,不让自己落伍。

  • 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在变化,孩子在长大,我们在变老,我们该让自己更有活力,更加的亲近自然。

  • 变是常态,不变的是“一直在变”。

  • 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如何调整的问题。这是一个大家都需要面临的问题,一个需要提升的能力“洞察力、战略思维”

  •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 吾:一个吾字,使得我对道德经的来源产生了怀疑,这句话,这个字是不是道德经的原文。

  • 怀疑一:如果是道德经的原文,那么吾指的就是老子本人,老子是皇家图书馆馆长,他何德何能可以去讲自己应该如何治理国家呢?哪怕他是皇族,那也是大逆不道的吧。

  • 或者说,当时的风气,大家都可以为帝王师,为帝-王0师,当以带入帝-王的角色,去说,去讲。去传道?

  • 怀疑二:如果是道德经的原文,那么这个吾不是老子本人的话,是不是老子背诵出来的呢?

  • 如果是这样,再联想老子的身份,显得很合理,这是皇-家的宝典,是老子看到,学到的,并非原创。

  • 怀疑三:如果不是道德经的原文,那么这个字是不是错抄,或者整句话其实是后来的人附上去的,类似于读书笔记,读书感想。

  • 某一位帝-王,在阅读道德经的时候,拿笔写了这么一句来说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相关文章

  • 共学《道德经》第37天

    共学《道德经》第37天2022年3月24日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 【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 道德经·第37/81章 - 道常无为

    道德经·第37/81章 - 道常无为 春秋时期 · 老子 【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 无为无不为-《道德经》笔记系列(七)

    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中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说:大道之性是无为的,但其生养万物、主宰宇宙。这里的“无为”,...

  • 夜读偶记

    看老子《道德经》,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话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段话又可以分为两段,一是“道常无为”,二是“无不为”...

  • 概念积累——无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 今天说说“无为”。 无为指经过有为的思考,以时势、趋势的判断做出顺势而为的行为...

  • 无欲以静天下自定

    走马观花道德经(37) 37.道德经第三十七景点——无为之门 第三十七章 无为又能无不为 道常无为, 而无不为。 ...

  • 无为而有为,无为而有所不为,无为而无所不为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有为,无为而有所不为,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意思是: 即顺应自...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道德经》中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上善若水,道法自然,从不刻意施为,却能无所不为。 无为是一种有为,就像放...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道德经》中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上善若水,道法自然,从不刻意施为,却能无所不为。 无为是一种有为,就像放...

  • 水低为海人低为王《铭瑞艺苑》今日推荐

    《道德经》中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上善若水,道法自然,从不刻意施为,却能无所不为。 无为是一种有为,就像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常无为:《道德经是谁写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vpn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