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
无为无不为-《道德经》笔记系列(七)

无为无不为-《道德经》笔记系列(七)

作者: 新月焕然 | 来源:发表于2020-05-04 23:49 被阅读0次

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中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说:大道之性是无为的,但其生养万物、主宰宇宙。这里的“无为”,并非我们字面上理解的“什么都不作为”,而是遵循自然规律、社会法则、民众福祉等(也就是道)来做事,不妄为,不乱为。

老子“无为”思想表现在政治和道德两个方面。

在政治方面,《道德经》第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我们常说,古代帝王倡导“无为而治”,这里的“无为”就是道家的治国理念:应效法“道”的自然无为精神,尽量简化社会的各种制 度与规范,以保持民间民风淳朴。 比如清心洞察、知人善任,相信下属,大胆使用。

在历史上,西汉初期实施的以“无为而治”为主要核心的黄老政策:一是重农抑商,恢复国力发展生产,如提倡以农为本,鼓励从事农业生产,增加国有粮食储备。二是实行抑制商业政策,禁止商人们衣丝乘车,并加倍征收他们的赋税。三是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四是废除秦代苛政,约法省刑,以求百姓安居乐业。五是废除关卡和桥梁的过路费,又开放山泽,让人采掘垦殖,带来一个空前的发展机会。六是煮盐、冶铁等领域全面开放,甚至在冶铜铸币这样的货币发行领域,也都向私人开放等等。这些黄老政策实行的结果,百姓都得到很好的休养,农业也逐渐恢复起来,民风淳朴,社会安定,朝廷的粮仓和财库也逐渐充足,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因此,在文景时期,出现了史上第一个太平盛世。

而在道德方面,老子提出“无为”,则体现着人的最高道德修养。真正有德行的人做事是无为而为,没有目的,顺势、顺天道而为,不求功德而功德自来,不求名利而名利自来。假如一个人给别人帮助或是恩惠是为了图回报,那他帮助人的本意是变质的。

相关文章

  • 无为无不为-《道德经》笔记系列(七)

    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中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说:大道之性是无为的,但其生养万物、主宰宇宙。这里的“无为”,...

  • 《道德经》的秘密

    《道德经》的秘密 何谓有为?何谓无为?《道德经》指出:“无为而无不为”。又曰“上德无为”,“无为故无败”....

  • 无欲以静天下自定

    走马观花道德经(37) 37.道德经第三十七景点——无为之门 第三十七章 无为又能无不为 道常无为, 而无不为。 ...

  • 无为而有为,无为而有所不为,无为而无所不为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有为,无为而有所不为,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意思是: 即顺应自...

  • 学道走康庄大道

    今天不知道写什么内容,将《道德经》读书笔记记录如下:"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取...

  • 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无为而治”。但老子所说的“无为”到底有什么含义呢?一会儿说无为,一会又说无不为,无...

  •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道德经》第48章注解

    #一年读一遍《道德经》# #每日箴言金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道德经》中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上善若水,道法自然,从不刻意施为,却能无所不为。 无为是一种有为,就像放...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道德经》中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上善若水,道法自然,从不刻意施为,却能无所不为。 无为是一种有为,就像放...

  • 水低为海人低为王《铭瑞艺苑》今日推荐

    《道德经》中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上善若水,道法自然,从不刻意施为,却能无所不为。 无为是一种有为,就像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为无不为-《道德经》笔记系列(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jnu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