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去北京政务中心领了法律职业资格证,相较于三个月前成绩公布时的兴奋,此时此刻,心中只有一份淡然。


毕竟时隔八年才拿到这个证书(别人领证是因为结束了八年的爱情长跑,我领证是因为结束了八年的法考,哈哈),还是忍不住发了朋友圈,记录了从成绩公布到领证的心路历程。
当你无限渴望一次成功,但命运偏偏在你遭遇数次失败而不得其果并在经历一番挣扎最终做好了放弃再战的打算时才意外地把你做梦都想要的结果放在你面前时,你莫名地开始怀疑自己看到的一切:成绩单上的数字是真的吗?分数线我没看错吧?我的成绩应该比分数线高吧?一道三位数比大小的题感觉比一加一还难,你反复确认也让别人帮你确认,最后感觉好像是过了。可你还是感到不踏实你担心司法部会不会突然复查发现我的分数算错了,直到拿着热乎乎的证书你才彻底松了一口气:噢,原来我真得过了呀!
当时确实是这样的,因为已经失败了很多次,潜意识里已经习惯了失败,有时候做梦都想成功,但现实给了自己一次次的暴击,当真得成功时,第一感觉就是自己在做梦,怀疑一切。
事实证明,从第二次考试开始,过或不过,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都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之所以还保留一份执念,坚持出现在法考的战场上,更多是一种不甘心,想要求得心理上的安慰。
法考(题目)本身可能并不难,难的是知识比较琐碎,战线比较漫长,一旦报考,基本上要牵扯一年的时间和经历,加之不是脱产式复习,过程还是比较煎熬的。
我常常是前期很用力,到最后一个月就彻底歇菜了,所以,每次都是差那么十几分。只有最后一次,用尽了全力,甚至每次都是发卷子了才把手里的书放下。
功德圆满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儿,也许这也算是一件人们常说的若干年后回首时会为自己当时的付出而感动的时光。
抛开这样的结果,其实,这段旅途带给自己的不仅仅是心理上的安慰,还有对于时间的管理,习惯的养成和自律能力的提升。
因为不是脱产式复习,所以,就要处理好工作和复习的时间安排,既要保证工作按时完成,也要保证每天的学习目标的达成。
每天的时间总量是固定不变的,要工作,要学习,要休息,要睡觉,要吃喝玩乐——对不起,时间根本不够用。
所以,解决的办法就是早起晚睡,甚至于从上班过程中偷一些时间。
毕业后的几年,也就是自己备考的几年,不敢说自己每天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但绝对是第一个到公司的。每年早起(七点前到公司)的天数,绝对在 200 天以上。
早起这个习惯太重要了,深深影响着我的工作和生活,我将保持一生。
想想这几年,如果不是这场考试,可能也就是闲散地过去了。法考像是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悬在我的头顶,让我每一年都保持警醒。
所以,虽然屡败屡战的事实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自己备考的不充分和关键时刻掉链子,这场考试还是带给了自己许多超越证书之外的东西。
感谢过去的自己!
2020/04/15 北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