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闲“到“仙"的飞跃
王新运
《晚步》是王浴海《海山“仙”(闲)居》诗组的首篇,整组诗力表从“闲”到“仙”的跳跃,飞升,多侧面地,入微地展现祖国改革开放获得的巨大的人文成果。
此组诗2004年写于山东威海,先后分别发表于北京《稻香湖诗刊》《新国风文学》,甘肃《阳关》,山东《大风筝》,辽宁《盘锦诗词》等,后被收入有关书籍。
小楼(丛中一点。虽“小”,但淹而不没,仍见“楼”)面(面对。一览无余,万千气象,尽收眼底,暗写其高高在上。语里有山)海(广,大,开阔)背(身后)倚(紧靠)山(海出,山出),
( 写小楼的方位,背景:坐落于海山之间,是海于山的大手相握处的一颗明珠。)
云阶(言高,语里有山)九转(径曲,岖,语里含山)下(含山高)银(色彩中暗含柔细,酥软,舒适之意)滩(开阔,漫长,语中含海)。
(一句言晚步的环境,二句言晚步的由高到低,崎岖回环的路径。)
静态动写,面,倚,转,下,字里行间跳动着轻松,欢快,迅捷的节奏,暗写“闲”的美)
层层(言多,厚)腐叶(旧叶叠旧叶,年深日久,雨淋露打,“腐”是必然。然而,“腐”非坏事,表明养料丰富)铺(言多,平整)竹脚(竹根。此处虽不言竹新竹盛,但着一“腐字,则尽得风流),
( 三句言修竹中的“转”与“下”,写美中的“闲”)
点点(言细碎)斜阳(点“晚”)照(斜阳通过繁茂的枝枝叶的遮遮掩掩,虽呈“点点”状,但不失明亮,温暖,温馨,所以言“照”)松间(松虽多,虽密,成片,成林,但点点斜阳,有孔即入,有缝就钻,入则明,钻便亮,如撒如抛,随处可见,随处可遇)。
( 四句言松林中的“转”与“下”,依然在写美中的“闲”)
(三四句仍为静态动写)
屏神(凝神。忘情之态)细品(醉态)绿莺(原来全在一i只只小小鸟啊)啭(透心地动听啊),撩枝(情不自禁了)偷窥(不敢惊动地偷看,返老还童了)松鼠眠(儿童式的好奇,失态了。连松鼠都能随意打嗑睡,足见景清境深极了)挪步(写行走慢。为何慢?云阶九转,路难行,只是一,重要的是,一路风光无限,难免走走停停)级级下,拐角忽见(豁然开朗,心胸顿开)海一湾。
( 最后两句,动态动写,闲中有闲,景中有景,一转三换,一唱三叹,闲在美不胜收里,闲在通灵化犀中!其文化价值在哪里呢?)
整首诗在力写“晚步”的“闲”。“层层腐叶”,“点点斜阳”可以尽情地赏;“绿莺啭”,“松鼠眠”,可以放开地“细品”“偷窥”;“云阶九转”,可以忘情忘态地“挪步”“级级下”,这种优哉游哉的“闲”并非是百无聊赖的空洞的“闲‘,而是感知自然,融会自然,通灵化犀,领受超然的“闲”,是对痈赘的解脱,物役的摒弃,偶像的消隐的“闲”,是一种“大气度的放弃,获大范畴的出壳”的“闲”。这种“闲”,无疑,已向“仙”“禅”跳跃,飞升了。这里的“闲”,实际在写“仙’,别具一格地,含蓄地,不动声色地赞美了祖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所取得的“以民为本”的人文建设成果。
至于形式,可称之为旧体新诗。如今,昌明盛世已带来文化、文艺的繁荣,旧体新诗的写作,已呈山花烂漫之态,令人欣喜。无论新体旧体,其实,都面临改革,谁改革得到位,谁便抢先登堂入室。而这个“室”,便是大众。谁为大众所接受,谁便有生命,否则,走不出死胡同。旧体的改革,尤为急需,既师古,又不可泥古,按图索骥,那是张献忠选士(拉起一绳,让应选者走过,高者,砍头,低者,砍脚,唯留正好及绳者)。怎么改?具体可遵循毛主席教导去进行,“比较精练,句子大体整齐,押大致的韵“,在此基础上,再创造,以“辞达”为最高使命,万不可拿着古典词谱诗谱当五线谱去削足适履。
原作:
晚步
诗作者 王浴海
小楼面海背倚山,
云阶九转下银滩。
层层腐叶铺竹脚,
点点斜阳照松间。
屏神细品绿莺啭,
撩枝偷窥松鼠眠。
降阶挪步级级下,
拐角忽见海一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