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补遗卷六·三五】
乾隆己丑,今亚相刘崇如先生出守江宁,风声甚峻,人望而畏之。相传有见逐之信,邻里都来送行。余故有世谊,闻此言,偏不走谒,相安逾年。公托广文刘某要余代撰《江南恩科谢表》,备申宛款。方知前说,都无风影也。旋迁湖南观察。余送行有一联云:“月无芒角星先避,树有包容鸟亦知。”不存稿,久已忘矣。今年公充会试总裁,犹向内监试王葑亭诵此二句。王寄信来云,故感而志之。
亚相,音yà xiāng,官别名。在汉代,御史大夫为丞相之副,若缺丞相,常以御史大夫递升。唐以后常称御史大夫为亚相。清代亦用作协办大学士的别称。
刘墉,(1720年—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清代政治家、书法家,名臣刘统勋长子。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任江宁知府。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少保。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嘉庆九年(1804年),去世,时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清。刘墉书法造诣深厚,是当时著名的帖学大家,有“浓墨宰相”之称。
(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