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7日 星期二 晴 25-37°C
有一年夏天去宁夏,看到满大街的垃圾桶和桶旁的地上,放满像钢盔一样的半个西瓜皮。我很好奇,问住在当地的朋友:“你们这里吃西瓜不切牙吗?都是一切两半,直接拿勺子挖着吃?”
“切牙呀。”
“为什么你们扔出来的瓜皮,都是半个半个的呢?”我指着垃圾箱问。
“哦,那是泡馍吃的。”
“什么泡馍?”
“西瓜泡馍。这是我们当地人的一种吃法,到了夏天,天热,胃口不好,大家都喜欢用西瓜泡馍馍吃。”
“西瓜还能泡馍?”
“西瓜不是有汁嘛!馍馍沾了西瓜汁不就软了,就这样蘸着吃。”
西瓜又不是酱,怎么蘸?那时,我对当地人这种吃法感觉很新奇,认为所谓的西瓜泡馍,就是用勺子把西瓜瓤挖着吃完后,拿馒头吸走瓜皮里剩下的汁水,不浪费而已。
端午假期,无意中看到一条视频,说为什么宁夏人要把蒸好的新鲜大馍馍掰成四块?
对于我这种喜欢问十万个为什么的人来说,当然要寻根求底,所以看完了整条视频。
视频中讲,宁夏甘肃一带,之所以要把鲜馒头掰成四块,是为了更好的晒干馒头。以前没有冰箱,炎热的夏季,人们为了让馒头保存更长的时间,都把馒头一掰四块,在烈日下快速晒成风干馒头,然后把干馒头存放起来,这样能吃更长的时间。到了西瓜收获的季节,有街坊邻居到地里帮忙收西瓜,主人家便会端上一筐风干馒头,让大家就着西瓜吃馒头。
石头缝里长出来的硒砂瓜是当地的特产,皮薄,肉沙,甜如蜜,指甲轻轻一掐就被掰成两半。人们用干透了的馒头当餐具,挑出些瓜瓤,吮吸汁液,再挑,再吸,风干馒头就这样在使用过程中,被浸软,像在蜜糖里泡过一般,一口口被吃掉。
原来,西瓜泡馍不是用西瓜汁泡馒头,而是西瓜瓤被馍“泡”走了。
看完这个视频,记忆深处的一幕被唤醒,我又想起了多年前在宁夏街头,朋友说的那些话。
西瓜泡馍,操作起来貌似简单易行,我很想尝试一下。
昨天中午,太阳正烈的时候,我把鲜馒头掰成八小块放到盘子里。为了防止落灰,我在盘子上还蒙了一次性抹布固定好。盘子被我放到南面阳台的窗台外面,全方位处于太阳暴晒之中。
下午下班,我把盘子拿进来看,馒头已经彻底干透了。但为了晒到极致,我仍把盘子放在窗外,一直到今天中午才拿进屋里,盘子烫的能煎熟鸡蛋。我把抹布拿开,干馒头相互碰撞,发出欢快的当当声。我拿起一块啃,根本咬不动。
我把妹夫那天买的大麒麟瓜拿刀杀了,一剖两半,抱着半个西瓜喊女儿和她爸来吃稀罕。妞爸从来不认可我的兴趣,白了一眼,摇摇头说:“你一个人能吃完吗?这样弄别人还咋吃!”
“不是还有女儿呢,你不吃我俩吃!”我也白他。
我学着视频里的样子,拿干馒头使劲往西瓜下面“铲”。可惜,此西瓜不是彼西瓜,西瓜瓤太硬,刀枪不入,和干馒头杠上了。女儿凑过来看热闹。我只好拿着勺子,先在瓜瓤中间挖了几勺,渗出了一些汁液后,把馒头泡进了汁水里。
我用稍软的馒头,挑起一块西瓜往看热闹的女儿嘴里送,她赶紧避开:“咦,我不吃馒头,我只吃西瓜,馒头渣和西瓜在一起,看上去咋有点恶心呢!”
“什么恶心!甜甜的,可好吃了。”我一口咬掉泡软的馒头,剩下的又放进西瓜里。泡过汁水的馒头并不甜,反倒有种说不出的奇怪。毕竟西瓜原本就不是很甜且一点都不沙。
女儿吃些西瓜瓤离桌了,我一个人把馒头泡在西瓜汁里,收拾残局,差点没把胃撑破。
说实话,西瓜泡馍,吃上去的确比吃其他食物凉快,但关键是得选对西瓜,瓜瓤必须得沙甜,否则,就像我今天中午的尝试,真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失败的“馍”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