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寻找《论语》里住着的孔子之十五

寻找《论语》里住着的孔子之十五

作者: 慧言悟语 | 来源:发表于2021-01-13 22:23 被阅读0次

        《述而篇第七》

      【原文】 7.15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译文】冉有说:“老师赞成卫国君主吗?”子贡说:“好吧,我去问问他。”子贡进到老师屋里问:“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是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悔吗?”孔子回答说:“他们追求仁并且得到了仁,还有什么怨悔呢?”子贡走出,答复冉有道:“老师是不会帮助卫国君主的。”

      【解读】这一章表明孔子以是否合乎礼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也表现了子贡懂得运用语言的艺术。

        公元前493年,卫君之父蒯聩与其争夺君位,孔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正好到了卫国,卫君便请孔子帮助自己,冉有就向子贡打听老师是否愿意帮助卫君做事。聪明善言的子贡便进去打探老师的意向,而子贡的发问不像子路直来直去,总是很委婉。他拿伯夷、叔齐的历史故事来问老师,卫国父子争位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的行为截然相反,孔子赞成伯夷、叔齐,自然不会帮助卫君,因为老师是求仁的人,而卫君的行为算不上是仁的行为。

        由此可见,孔子判断是非的标准就是是否合乎礼,这也表现了子贡懂得运用语言的艺术。

        人与人相处,必然存在沟通的问题,而如何说话就成了一门学问,任何语言都应该用最简洁的方式来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有时候话虽浅显,但是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深远的启发,我们应该学会沟通,学会灵活使用语言,学会用委婉简洁的话表达深刻广博的意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寻找《论语》里住着的孔子之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wap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