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始接触“冥想”这个概念是从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这个专栏,他专门策划了一期的时间讲“冥想”。并且十分推崇,认为这是练就一切技能的基本功、底层心法。
原文引述:
元认知能力的强弱,决定一个人每个方面的强弱,甚至可以一点都不夸张地讲:
一个人的财富创造能力最终也只与元认知能力有关——其他的都是附属因素。

无独有偶,凯利·麦格尼格尔在《自控力》中也对这个方法极为看重。认为冥想可以重新塑造一个人。经过仅仅3个小时的冥想练习,他们的注意力和自控力就有大幅提高。11个小时后,研究人员已经能观察到大脑的变化。
原文引述:
刚学会冥想的人大脑里负责控制注意力、排除干扰、控制冲动的区域之间增加了许多类神经元。另一项研究发现,持续8周的日常冥想训练可以提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意识,相应大脑区域里的灰质也会随之增多。
刚学会冥想的人大脑里负责控制注意力、排除干扰、控制冲动的区域之间增加了许多类神经元。另一项研究发现,持续8周的日常冥想训练可以提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意识,相应大脑区域里的灰质也会随之增多。
曾经有两三个月的时间,自己差不多每天冥想十分钟,后来中断了。最近生活非常不自律,失控,让我想到了“冥想”这个方法。
冥想,简单地说也叫“坐想”、“观念”。
刚开始,我以为冥想就是什么也不想,让大脑成真空状态。试了一段时间,真的很难做到,就像平衡木一样,真空状态仅仅可以维持一两秒,大多时候,都是各种念头就如泉眼一样,不断的产生。
真正正确的方法是怎样的呢?正如它的名字“观念”那样,冥想是观察念头。有句诗叫“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就是对冥想细节最好的描述。
比如我刚才冥想的十分钟里,最开始打破大脑真空的是一个“淫念”,我告诉自己,这是冥想时间,什么重要的事情也不能比完成冥想这件事重要,所以淫念退去。
紧接着,又来一个层次更深的念头“今天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要你去办,你怎么还坐着”,照样,我把念头当成大脑在放电影。任凭它吧,我是观影人。
再来,“你多久没跟家人联系了,趁着现在打个电话吧” “淘宝搞特价的那家又有新宝贝了” “该吃饭了” 这些念头都有非常大的诱惑力,和打破你继续冥想的非常正当理由。真的是一山放过一山拦,念头的诱惑度不断升级加码。
我能坐的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分分秒秒提醒自己“我在冥想”。十分钟下来,大汗淋漓。
为什么中断了这么久,又重新有了重新开始冥想的打算?
昨晚失控,原本计划的22:00关机看书,结果又拖延至03:30 。因为我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时间,所以作息一点也不规律。我想重新自律自控,夺回元认知主权,让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
再者,昨晚在翻看日记中看到了一年前摘抄的《传习录》段落,王阳明告诫弟子门人,不要着急学什么琴棋书画,科举考试。第一等大事,先学会静坐。也就是冥想,王阳明自己就是静坐狂人,每天静坐一个时辰。他的传人曾国藩也是每天静坐一小时。
他也提到了静坐的细节,与格物致知的联系。提到,静坐的时候,对于各种不好的念头,要如猫捉老鼠一样,把那些念头都抓出来,一个也不得放过。
原文引述: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之充之遏者,忘也。天聪明也,圣人只有此,学者当存此。”
我不想把2018年最后四个月拱手让给岁月,我想要点结果。我想践行方法论,去当方法论的行动者,去做出自己的作品,再成为那个可以说话的人。
再去影响身边的人,让大家关注冥想的力量,阅读的力量,还有信仰的力量。所以,接下来,我会制定冥想计划表,每周总结表,相互激励表。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因为我拖延症太厉害。
The end 。接下来,我会更新冥想后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