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Everyone~
未完待续,书接上回,话说上一篇居然漏了一张图,在Part 2区块链概念的章节内容中漏掉了区块链特征的描述...Orz...
在饭局约饭的栗子互动完后,根据总结出来的那些专有名词,就可以转到区块链特征环节:
数据即资产:区块链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庞大的价值网络,无论是区块里的数据,还是链条上的信息,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任何数据的产生皆是因为需求的存在。有价值的数据越多,区块链上的资产规模也就越可观,当整个链条上的数据足够多时,其资产估值将会令人瞠目结舌,例如BTC
共识即法律:共识机制建立了相互约束的规则,这并非是一种妥协,而是大家共同拥护、认可、有效的“行为法律”。正因为有共识机制的存在,才会让区块链具有自治性,更加高效与便捷。智能合约(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所有参与方均可执行这份承诺上的协议条款,类似于if-then)就是这个道理。
多方共维护:其实区块链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它,正是因为有多方维护才滋生了其他的特点与应用,区块链上任一数据的产生和流转均依靠链上的参与方。同样,如果要进行信息篡改,被永久存储起来的数据在单个节点上的修改都是毫无作用的,你无法控制和篡改整个链条上超过51%的节点,但也会因数据的分布式存储而产生冗余与同步问题。
行为可追溯:时间戳与数字签名的使用保障了数据行为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任何一个行为、一笔交易都是在所有参与方的共同见证下完成的。想抵赖,No Way。据统计,区块链的实践应用约有50%是在溯源上做文章,通过对行为、数据、身份的追溯达到溯源的目的。
Part3:区块链发展
本章节的逻辑线:由发展过程,引出应用场景,再通过几条新闻看看区块链遍地开花的实践运用。
区块链的应用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数字货币时代、智能合约时代、泛应用时代。
数字货币的火热让大家产生了误区,貌似只有支付流通场景才可以应用区块链,金融领域或许更为适合。殊不知,在智能合约时代,结合物联网、供应链的应用场景出现在大家视野时才开始恍然大悟。于是,就出现了3.0的泛应用生态,各行各业开始群芳争艳。
啪,这张片子一出来,吓傻众人。居然有这么多报告。其实,这只是诸多报告中的冰山一角,不足1%...经过上千份的筛选、分析、整理,留存了一些比较新颖,观点比较明确,方向比较清晰的精华报告。
为什么选择高盛和IBM?因为他俩比较有名。提供的应用场景中全靠数据说话,跟着大咖看未来,至少方向不会错。
应用场景的介绍,进行了一组PK,适用场景与不适用场景,如果不属于不适用范围内,是可以尝试下拥抱区块链的哈。
既然提到了场景,就可以适度的讨论下和自身业务融合的场景有哪些,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也可在此章节结束时进行集中讨论。
NEWS属于凑时间环节,这些新鲜的NEWS大家肯定没有关注过,简单的介绍可以看出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在尝试去融合区块链。
Part4:区块链技术
本章节的内容,理解起来会有困难,尤其对非技术人员而言。对于无所不能的PM来说,真正考验其功力的就是把晦涩难懂的技术语言转变成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例子。
区块链的工作原理按照流程步骤的解说方式将会更为直接,如果参会人员中技术人员占比较大,可以补充区块、区块头及区块链形成过程的内容。
工作原理的介绍旨在明确:区块链中的基本结构单元是区块(数据信息块),这个容器以分布式存储和分布式记录的方式形成包含数字签名、时间戳、数据等信息的大方块。
加密算法的介绍可以直接使用例子,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一目了然,不必去解说那些让人昏昏欲睡的学术概念。
数字签名其实就是一种身份识别的标签,使用数字签名类似于数学考试中的证明题,在区块链的网络中证明“我就是我”。
时间戳理解上比较容易,就是给数据记录打上一个共识标签,让区块链中的信息区块具有时序性、唯一性、连续性。Merkle树理解上比较晦涩,很少有直观的例子可以简明阐述,它可以快速归纳、校验区块的存在性和完整性。
该科普的都科普完了,该讨论的也讨论完了,该明白的地方也明白了,不明白的地方也就不明白了。再次感谢下参会的各方,感谢老板提供的分享机会。收拾收拾,整理整理,或许该PM准备区块链项目的填坑了...
未来,又是美好的一天哈...
———— / END / ————
虽未见过你,但有我陪你。一个属于PM自己的研习港湾,不会让你孤寂~
区块链科普,你也能整~
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PM们下期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