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奇葩说第五季的煽情感动良久,类似这种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大小事情总是能够成功激发出我的泪点。
因为父母已经分开很多年,我从小跟着母亲生活。对于父亲这个形象,我是比较陌生的,总体来说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不见面的时候,会想他,见了面却会尴尬。因为他不懂我,我不了解他。
小学六年级,我父亲在我开学的时候送我去学校,校门口有推销人身安全之类的的保险,他毫不犹豫准备为我办理,推销员给了一张申请表,表格上面是家长的个人信息,下面是孩子的个人信息。父亲在填我的信息时,突然扭头问我:“你生日哪天的?”我当时第一反应是发愣,大概是没有想到他竟然问了一个如此简单的问题,然后神态故作自然的回答:“3月25号而已。”
这件事情让我记了很久,当时的画面到现在为止我都一清二楚。说实话,心里是有些难过的,甚至有些生气。可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前年,我因为考试的原因需要填写一些父母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出生年月、工作单位、工作地址、职位等,我看完登记表,整个人如同当年一样愣在当场,我除了能填出姓名和联系方式以外一概不知。我甚至不知道父亲的具体年龄,也不知道他的工作,只是大概知道他上班的公司名字而已,最后还是迫不得已在微信上问到了父亲的个人信息。
这么一对比,我为自己这么多年的难过瞬间感到愧疚。我们之间,又有何区别呢?
虽然是这样,我认为我父亲是爱我的,当然我也是很尊敬和爱我的父亲。要知道,父女之间彼此是会有一点默契的。比如,我们的通话时长一般不会超过3分钟,每次通话也不过询问对方“吃了吗?”“缺钱吗?”“最近生活有困难吗?”这些内容,看似正常且敷衍的对话,其实是父亲和我之间的感情增进。我们彼此都很明白,这些对话对我们两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或许我的父亲也会像我一样,接到对方的电话会有点小期待,平淡的对话过后心里满是喜悦。
对于“爸爸如果不能每周陪伴孩子12个小时就取消其爸爸的称号”这一观点我从一开始就持反对观点,因为我的父亲从来没有任何一周陪伴我超过12小时。正因为如此,如果真的有这条规定,那么我就没有父亲了,所以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毫不犹豫站在反方队伍。
为什么他没有在每周陪伴我超过12小时,我依然愿意让他来当我的爸爸呢?
因为他给我的爱是无法用12个小时来衡量的。为了给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他不得不努力工作,从默默无闻小职员拼到备受赞誉的经理,每天面对的只有停不下来的工作和拒绝不了的应酬,我也怨他没有时间陪我,可是更心疼他丢掉了自己的梦想。
老爸说:“如果让我做一个排名,工作是第一位,家人是第二位,朋友是第三位。但是,我的心里真的不是这样想的。”我知道,在他心里,家人第一,朋友第二,工作第三,然而现实不允许他自由选择,这也是他的无能为力,我能理解。
即使忙得连轴转,一年内至少是有几次属于陪伴的时间,即使次数很少,时间很短暂,但是每一次都印象深刻,每一次都意义重大。所以,即使我们有时候错过了彼此的很多精彩片段,我们也是有情有义!
最后借用蔡康永先生的一句话:“12小时不是真谛,重要的是要付出心力,这是我的提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