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来说,写作是慢慢地添砖加瓦,让一个东西显示出它的面貌。世上很多东西都是很茫然、不可把控的,否则也没必要写作了。我能做的就是像盲人摸象一样地去触及它、拼凑它。”李娟如是说。
想在作品中立住一个人物,肯定离不开事件,这个事件可以是作者的亲身经历然后自述,也可以是借同学之口来他述。在前面一段文字中,李娟已经很娴熟地运用了一次,甚至对这位班主任老师的看法,也采用了时空跳跃的评判,若说二十年前的少年尚不能看破人心,二十年后的他们隔着漫漫的时光,用成年人的心智下的结论,是有说服力的。
他们说:“除了嘴毒,别的还可以。”
别的是什么?
李娟让一个罗姓同学来回忆,彼时班主任在一个不属于他的正经课堂上出现,无视正在讲课的老师,对同学们说:“学个铲铲!外面下雪了,赶快出去耍!”
这段真要拍案叫绝!
毫无疑问,李娟在上学生涯里遇到了一个有趣的灵魂,尽管有毒舌的毛病,但他有一颗润泽的心,他知道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孩子争分夺秒吞进去一些字词和公式。
一个人的成长不仅要给他足够知识,还要培养他有生活的能力,包括有感受美的能力。为此,他顶着领导的不满,同事的白眼,坚定地遵从内心的选择,打开教室的大门,把孩子放到光明那里去。
班主任类似的行为,李娟自己也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老师想方设法为学生争取到了两节音乐课和三节体育课。
班主任说:“孩子们现在正是变声期和发育期,要多跑,多唱。”为此得罪了两个主课老师,因为调换的是他们的课。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事情是老师还经常组织学生去乡间远足。
一遇到堰塘就鼓励学生下去玩水游泳。这要放在现在,防溺水任务重如泰山的现在,简直不可想象。或许正是缺乏正确的游泳教育,才会出现那么多冒失的悲剧。
“那样的水塘一般又小又深又浑浊,我们在这边泡着,肚皮滚圆的水牛在另一边泡着。有时下着小雨,乡间小路陡峭湿滑。在那样的路上没走一会儿,每只鞋子下都拖了足足两斤重的黏泥。于是我们脱了鞋袜前行。细腻的淤泥从脚趾头缝里顺滑地挤出来——那样的体验今生永远不会再有了吧……”
这样的事情,让所有同学记了二十年,只因这样的老师让他们骄傲,因为别的班从不组织这样的活动,家长怕出事故,老师怕担责任。
文章的最后,李娟又把时间从回忆中拽到现在。
当她和上海的女同学一起看望老师后,老师动情地说:“李娟,我早就看出来,你从小就与众不同,想法独特。美术课自由画画时,别的同学都只会画个小猫小狗小房子,只有你画的是大海、风帆和海鸥,还有天边的月亮……那时候,我就知道你志向高远,非同寻常……”
现在的李娟可不是当年那个胆怯的小女孩了,没那么好糊弄,“拉倒吧,那为啥还管我叫猪头小队长?”
哈哈,长大后的学生用老师的毒舌方式怼了回去。故事到此结束,也很有趣,一个毒舌的风趣的直白的班主任,用他的方式爱着他那幼小的和长大的学生们。
可李娟是谁?
她不仅是作家,还是最善于量体裁衣的裁缝,往事在她的手中被铺展在桌面,这里作袖子,这里做衣身,这里有口袋,这里……穿过长长光阴仍在闪闪发亮的布料,适合做成感谢的礼物。
原来老师口中画着大海、风帆和海鸥,还有天边的月亮的那副画,曾被放在少年宫展出,那是一个全县的中小学生书画展,那副画在一楼大厅挂了好长时间,在当时的记忆里简直有许多许多年那么长。
在假期的漫长时光里,李娟常常一个人跑到那里去看自己那副画。那个大厅似乎从来都不关门,不上锁。她一个人走进去,沿着展道熟练地东拐西拐,在最尽头的角落里找到自己的画,长时间地抬头看……当时,它几乎是李娟的唯一荣耀。
这副画不是因为技法高超而出现在,只是因为班主任看到作品后,觉得这会是一个成绩不突出,样貌很平凡的小姑娘李娟身上的优点,为此,他强烈要求据理力争,直到这幅画出现到了它该出现的地方,成为一个小姑娘那时唯一的骄傲。
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被碰触到了,作为看过李娟《挨打记》的读者,在这里和她一起被这幅画治愈,原来每一个被伤害过的灵魂,都能等到一个救赎。
文章的最后,李娟说:“这么笨拙胆怯的一幅画,我才不信我那位老师能看出什么玄机来。我想,更多的,只是他善意的鼓励吧。他就是那么善良,无所畏惧、竭尽全力地善良着。”
感谢这位毒舌又善良的班主任在李娟生命中的出现,他相信岁月,相信成长是一个曲折、艰难、百转千回的非连续性过程。我们许多人一起见证了,他的教育观念无比正确!毕竟,他的猪头小队长真得成为一名感动无数人的作家,并让他的故事在笔下生根开花,照亮更多在黑夜里独行之人的前路。
愿每一个教育人,都勇敢且善良!愿每一个孩子,都能等到生命里那道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