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悲鸿是蒋碧薇的伯父和姐夫在师范的同事,其父对他印象很好,故徐悲鸿是蒋家的常客,一来二往,两人暗生情愫,可蒋碧薇13岁时已被订下婚约,后来徐悲鸿托人问蒋碧薇愿不愿意和他一起出国留学,蒋碧薇对父母之命的未婚夫不满意,遂和徐悲鸿私奔到法国。
在法国,徐悲鸿全身心投入到艺术创作,他是有志向的,一定要学好、学精,回国后报效国家。蒋碧薇在一所女子学校读书,相当于初中一年级,但她对学习不感兴趣,而着迷于巴黎的城市氛围,热衷于聊天、舞会,在咖啡馆、看戏、看电影中消磨时间。她喜欢的,徐悲鸿并不喜欢,甚至厌恶。
后来回国,定居上海,生儿育女,生活看似圆满。再后来,徐悲鸿到南京教课,开始了两地分居,不久后,徐悲鸿写信让蒋碧薇也搬去南京,并坦承自己喜欢上了一个女学生。徐悲鸿的诚恳让蒋碧薇感受到了爱,但她却到南京把事情弄得更糟了,不仅没有挽回徐悲鸿,连自己也出轨了。双方都已无力再承受煎熬,以私奔为始的婚姻到此结束。
有多少爱情败给了婚姻?
徐悲鸿是爱蒋碧薇的,他一次次被她逼到墙角而不曾还手,蒋碧薇的离婚条件“100万和100幅画”,徐悲鸿毫不犹豫答应。
只是这份爱没有手,永远都抓不住。
徐悲鸿曾对蒋碧薇说:“能够娶到像你这么一位太太,我应该满足,但是你未免遇事过于挑剔,使我无法应付。”
感情就像指缝中的沙子,当你耗尽全力想要抓住,它却会溜走。
他们的爱情一直就是这样,徐悲鸿站在高处,走在前面,全心全意追求着梦想,而蒋碧薇却亦步亦趋,无甚追求。
婚姻不同于恋爱,恋爱时总是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对方,而婚姻,却是要两个人不同的生活慢慢调整到同一个频率上,落实到一饭一蔬、一席一被上,找到彼此最佳的相处方式。
每一段好的感情,都需要经过细水长流的磨合。性格不合可以磨合,习惯不同可以适应,只要彼此有一颗想一直走下去的决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