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付出本是一种美德,如果世界缺了乐于付出的人,就无法想象会成什么模样。
不过,在日常的人际关系中付出也要讲究策略,也要做到适可而止。
尤其是在家庭生活与亲密关系中,乐于付出的人一定要注意给别人留出付出的机会。
无论是看亲朋相聚还是听街谈巷议,人们聊家务事时往往会体现出这样的共性:那就是一个家庭里貌似总有一些人乐于付出,与此同时还总有一些人习惯索取。
仅从道德的角度上看,这几乎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毕竟成年后的人品很难改变。
可以换一个角度看:付出的习惯了付出,索取的习惯了索取,这只是习惯。习惯的养成,虽非一日之功,但并非不能改变。
子女的乐于付出还是习惯索取,取决于父母从小到大的对待态度和养育方式。
家庭成员的乐于付出还是习惯索取,取决于家庭风气与各方关系的平衡与否。
在多子女家庭中,总在尽力付出的子女最为渴望父母的认可。在这类人中,有人得到了父母的认可,有人得不到父母的认可。
而总在向父母索取的子女则是巨婴心理,如婴儿般无所作为却一味索求父母的百般呵护。在这类人中,有人得到了父母的宠爱,有人遭到了父母的唾弃。
由此可见,父母是很容易惯出孩子成年后的行事风格的,至于父母会认可哪一类孩子,则由父母的观念和喜恶而定。
站在心理学视角上看,在多子女家庭中,乐于付出的子女让父母体验到的是养育孩子的成就感,惯于索取的子女让父母体验到的是永远被依赖的需要感。
成就感,可以让父母在人前显得体面;被需要感,可以增强父母的存在感。
理解了这一点,就理解了为什么在多子女家庭中,父母为何会纵容乐于付出和惯于索取的子女同时存在,而不尽人事对此有所调节。
乐于付出的子女能被父母认可就觉得十分幸福,可现实中总有一部分乐于付出的子女得不到父母的认可,甚至还会被打压,以至于边尽孝边痛苦。
这就需要此类乐于付出的子女进行自救了,因为对此认知不足的父母永远不可能帮你什么。
自救而非自责,更非自我放弃。纵然父母不能认可自己,也要懂得自己的价值,对自己值得人爱这一信念毋庸置疑。
孝亦有道,不可愚孝。乐于付出没有错,错的是一根筋不讲限度和策略。
不被认可的乐于付出的子女常会无形中和其他家庭成员形成对立,这种对立来自因你表现太好就自然会被距离近的人孤立的阴暗心理。
在许多人的逻辑里,你太好=我不好,因此要证明我还好就要认定你不好。这也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体现之一。
逆向思考就能知道,睿智的父母是不会猛夸某个子女和猛贬某个子女的,猛夸和猛贬都不利于形成子女团结的局面,却会促进两极分化——乐于付出的拼命付出,惯于索取的竭力索取。
那么,既乐于付出又不被认可的子女该如何自救呢?
首先要调整自己的观念。在自己这方,父母对于自己具有唯一重要性;在父母那方,自己对于父母来说只是子女中的一分子。这种客观事实直接导致了自己和父母的感受大为不同。
既然父母是自己和兄弟姐妹共同的父母,孝敬父母是手足的共同义务,那就要在付出时做到合理、适度。
合理,就是去满足父母的合理需求而非全部要求,父母过分的要求可以拒绝。
适度,就是不要一个人占满家庭尽孝空间,给其他人留出尽孝的机会和余地。
假如你是家中老大,就可以定期和手足开会,分配任务;假如你是家中老小,就可以提出建议,表明主张。
以上无法做到的话,至少你可以约着其他人看望父母或者与大家商量一下何时聚聚。总之,独自尽孝不如众人尽孝,与其一个人担负孝名不如让手足共享孝名。
有些父母喜欢看子女抢着尽孝,把尽孝弄成竞争,并不利于一家人的团结。假如一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不必抢着尽孝,各尽本分就好。
除了尽孝需要留给别人付出的机会之外,在家庭中的其他亲密关系里也要有所注意。
例如在核心家庭(一对夫妻和其未成年子女所组成的家庭)里,我曾经是乐于给孩子买零食和发零花钱的人,后来为了培养孩子与我家先生的感情,就改成了由我家先生负责给孩子买零食和发零花钱,留给孩子爸爸在付出的生动印象,以免因我在日常陪伴过多导致孩子对父爱无感。
虽说都是自家的钱谁花都一样,但在现实层面上看还是不一样。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那就是自己给孩子或家人买东西时会自带一种成就感和愉悦感。假如你剥夺了让配偶给孩子买东西的机会,显然也剥夺了这种成就感和付出的乐趣。
我要的是一家三口其乐融融,而非只是我和孩子的亲密,因此总是注意给我家先生留出机会来表达父爱。时至今日,效果的确不错。
在家庭和亲密关系中主动给别人创造付出的机会,这一思想是建立在顾全大局上,而非只为自己做人的痛快与树立好名声上。
乐于付出的人,当你感到心累时,就试着给别人留出甚至主动为其创造付出的机会吧。毕竟,付出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别人也需要。
主动成全别人的付出,自己落得轻松不说,还能让全家人更为和睦团结。何乐而不为呢?
高英写于2022年3月3日,二月初一,周四申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