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现阶段,使用时间统计法还是有几个问题:
1、时间记录不能做到自主、无意识,也即是转换活动时无法习惯性的在APP中进行更改操作,导致在进行一些活动的时候没有很好的记录下来;时间记录残缺不全,看着其实有些不爽。
2、记录下时间后,只能从时间使用数据看出自己那些时间没利用好,存在那些问题;
但不知如何改进?这问题本质已经不是时间统计法的问题,而是要求自己认真去定位、拆解这些问题,然后再寻找解决之法。
3、时间记录后,通常没有进行事务记录;事务记录为在记录下时间类别后,再说明这段时间做了什么事。
事务性记录能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效率、各类事务的复杂程度,以便每天早上订出更合理的目标。
如何改进:
1、工作、学习时间,要进行事务记录。
2、主要的活动,要有意识进行准确地时间记录,工作、学习、洗漱、睡觉、用餐。
3、每天晚上要打卡,然后根据当天的时间记录思考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作为初始的分析框架)
今天有那些积极因素,促进我实现目标?
今天有那些消极因素,阻碍我实现目标?
已知这些因素,我该怎么改进?
4、每天只列出三至四件事。
二、对这周的时间利用情况进行反思:
1、这周因报销、出差等一些零碎的事情要处理,出现时间碎片化的情况,不能单一专注地做某件事;自己有一个坏习惯,喜欢在事情转换途中,打开网页看漫画和看新闻,这样浪费了不少时间。(可以看到,这周工作日的学习加工作时间没有上一周7个半钟那么多。)
如何让自己面对多样不紧急事务时,能紧盯目标,且不受诱惑干扰,这是一个要提高的地方。
2、吃完饭休息时间太长,没有自觉读书的坏习惯又开始浮现。要管理自己到一个这样的情况,饭后休息20分钟后,再看书30分钟左右。这是第二个要提高的地方。
3、这个星期的一个想法,思考自己在碎片化的时间下,“用大块时间去看书”和“坚持不断看书”两者对比,后者更重要。
问题的场景:现在自己时间基本都是碎片化(虽然偶尔有大块的时间可用),而自己又有许多书要看。自己每次都希望在大块时间充裕的阶段,再集中学完某一科,但这样等啊等,好像也没等到真的有这样情况。
接着又想起李笑来老师花一个月在马桶上看完一本python的书的案例,反思了自己的想法;”能坚持不断地去看书“比“拥有大块时间看书”更重要。
基于此,后面每天都要花时间去阅读专业书籍,即使可能只有一个番茄钟的时间可利用,也要去使用;不怕可能会跨越非常长的时间才看完一本专业书。
三、对这周的事务进行思考:
这周定下的目标是:
1、出差的事。
2、工程伦理论文。
3、看完两本书。
周一、周五基本在报销,晚上看了会书。
周二出差到东莞办事。
周三、周四写工程伦理论文。
第一、第二件事做完了,为什能顺利做完呢,因为被外力驱动着,基本没拖延就完成了这两件事。
第三件事,为什么没能很好地做完呢?
一方面是自己对这件事有些拖延,没有及早开始,另一方面是与自己的时间期望有差别,总以为会有大块时间给我看书,但是这个星期报销、杂活贼多,导致自己每天不能达到规定的量,消极情绪浮现,后面基本没执行力去继续看完了。
如何解决呢?做好WOOP预想,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对时间利用的期望,现阶段杂事是比较多,要有一个客观合理的认识。
四、下个星期的目标:
1、东莞出差两天办事。(星期一、二)
2、考试复习。(星期一至四)
3、看《图解TCP/IP》(星期一至四每天半个钟,其他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不过至少一个番茄钟)
4、带老姐、外甥逛华工(星期六)
5、看完优势识别器(星期五、日)
6、发型做出改变、纹眉、制定好健身计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