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084984/3e3187339696d836.jpg)
嗨,陌生人,你好!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忽然间想写这一封收件人很多的信,就当是心血来潮吧。嗯,我经常因为一时脑袋发热做很多事情,但也没见到惹出什么乱子,反而生活因此增添了不少色彩呢。这让我想起了米兰昆德拉这个小老头儿在《不朽》中的一句话“没有一点儿疯狂,生活就不值得过。听凭内心的呼声的引导吧,为什么要把我们的每一个行动像一块饼似的在理智的煎锅上翻来覆去地煎呢?”
也会有迷茫慌乱的时候,常常觉得为什么要让自己如此匆忙?为何不过得安稳一点、舒服一点?为什么把一件件事情像车子上的螺丝钉一样紧密有致的排列,并且得赶着时间按重要程度做完做好?但是,这样的抱怨往往来得快去的也快,因为很快就又被计划表上正在等着自己去完成的事情代替。事情没有做完前,所有的抱怨都是徒劳无功,且唯一功效就是浪费时间。
就像现在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完成写稿任务后,又继续坐下来敲这篇随性而来的字,我当然可以选择去冲个澡或者煲个剧,然后早早躺到床上和周公约会。但是我还是选择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因为我怕时间太快,记忆太浅,所有和今晚一样珍贵的时光瞬间溜走又不能安稳的呆在记忆里。毕竟,文字终究比人的大脑记忆更可靠一些。而且,我知道,也会有人来和我一起分享这些生活中的琐碎,愿意静心去看。这就是这几年来,我一直坚持的理由。
大概五六年前吧,那时候的QQ空间还异常活跃,也是手机美文阅读量颇高的一段时期。第一次把作文里不能写的东西放到了日志里,一下子抒发了我压抑好多年的感情(娇羞~)。随即发现了自己在网络上叨叨的“潜质”,也是那时候,认识了很多在文字方面产生共鸣的朋友,有的成了后来的莫逆之交,从网络延伸到了现实生活中。于是,多了这群朋友产生共鸣后的支持和身边人的鼓励,从此在这条路上暴走,至今未停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2084984/8c97833e8989249e.jpg)
2012年,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得早期的论坛、社区渐渐式微,我却后知后觉,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开始在天涯、豆瓣等这些包罗万象的网络空间游走,因为我听说这里适合搞文艺啊。事实证明,我该去做个段子手,而不是随便胡诌几句就敢标榜自己在搞文艺的人。但是好歹在天涯认识了一位善良慈祥的牛人,在我后来的几次大大的抉择中给了很多建议。也是在这里,有了认识连载第一部短篇集的文学网站和责编的机会。然而已经很久没有混过天涯了,不知道那个ID还有没有收到新消息?
2013年,大约是在国庆节前后,我认识了当时的责编,并开始整理手头长长短短的短篇,散文、影评、读后感、小说等,额,如果这些合起来的话,我只能弱弱的称它们是“杂文”。在这个新平台上同样认识了那么多志同道合的人,每天定时打卡,定时问候或互相提修改意见,工作生活学习都快速运转的时代,只有同样懂得你做所的事情不容易且别有意义的人,才会抱团取暖。直到2014年,第一部短篇集完结,这就是你们知道的《青春,一场久治不愈的感冒》。如果说我对这有什么满意的地方,那就只有一个,就是这个书名。对,我觉得这就是那三年多以来集结的文章的统称,也是那三年的真实写照,无可替代。而且这个名字的由来也算是机缘巧合,完全是一时的灵光突现,没有花费多少时间。真是被自己灵感涌现的大脑征服了呢((*^__^*) ……)但是至于其中的文章,我很少对人提起,因为觉得那些东西难免显得稚嫩,并不能称作文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太真实。郭敬明有一句话我觉得说的特别好,也道出了他的心声,尽管很多人因为不喜欢这个人,因此不屑他的一切。但是我还是要认同这一句,写散文往往是挖掘自己内心最本真的情感,把一切真实的东西撕裂开来给人看。
![](https://img.haomeiwen.com/i2084984/2362bd6e798eec82.jpg)
2015年,重新开始在空间进行日志更新,这一次,所有的记录有了新的名字,这就是后来因为我不断地自卖自夸而被你们熟知的微信公众号“你从远方来”的前身。她诞生于2015年2月9日。而微信公众号诞生于这一年的2月23日。接下里的一切也就顺利成章了,我几乎把所有精力全都放在了这个公号的运营上,初衷依然没有变,就是要做成个人原创的不可替代的号,内容可以少,但不可以毫无原则的转发和推荐。截至目前,发表的五十多篇里,只有十篇属于推荐。这当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甚至也应该检讨,一年过去了,你更新了五十多篇,你还好意思提?我当然知道,2015年因为太多事情而导致更新不规律,长期无更新,几乎成了“僵尸号”。有很多原因,我懒,我忙,我没计划好……但是,让我最难过,最觉得自己对不起的人是2月23日这天起以及后来陆续订阅这个号,并且不管我更不更新,更新的质量高不高,一如既往的支持我、鼓励我,不取关的人。太多的感动无从提起,只能用更优质的内容、更清新的排版、更用心的运营来回馈。未来,“你从远方来”不仅仅是一个公众号,也许还会以另一种方式问候大家。
大学好友常常夸我文章有多精彩,我知道这是最真诚的激励。也会在我没有更新后,忙忙问我为何还没有更新?迫切等待的口吻除了让我心生愧疚外,更多的是感恩。还是那句话,陪你一起欢笑一起闹的人很多,愿意陪你从默默无闻奋斗到梦想成真的人却寥寥无几,我足够幸运,一路遇到你们。
谢谢你们!
杨熹文说“相信美好的人生从来都不会降临在稀薄的生命里,我能够做的,只是别让生活太冷清。”我想,这也就是我喜欢折腾的最好注解。
闲着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我知道,我就不会遇到更多精彩的人和事了。这些事情我完全可以不用做,但是我做了以后,可以选择的余地就大了,选择权也就相应变大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084984/e6ab15a3c30aa57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