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102409/ced656bdd830fb38.jpg)
在组织管理中,有个概念叫做“领导与成员交换理论”,英文叫Leader-Member Exchange,简称LMX理论,是现代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内容。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来自于基础概念“社会交换的互惠原则”,意思是领导者要善于和不同的下属形成独特的关系,让更多的下属感觉到他们是领导圈子中的人。
一般来说,和领导者交换比较弱的下属,他们只会按照组织的正式规则工作。而一旦领导者关注了他们的个别需要,帮助了他们并投其所好,他们就会产生出 “ 圈内人 ” 的感觉,继而产生出对领导者,也就是上级的信任、尊敬和义务感,就会努力做出让领导满意的工作。
几年前,南京大学的两位学者研究了深圳市16家民营企业的80个项目团队,发现领导者如果注重与下属建立差异性的关系,会导致下属之间形成比较,进而导致领导成员关系水平比较低的那些人,产生心理上的落差。而那些自以为是领导圈子里的成员,会有意疏远那些所谓圈子外的成员,产生出的这两个关系圈,变成了工作中对立的两派,引发团队冲突。
而领导者在行为上的道德水平越低,做事情越不“正大光明”,团队冲突会越激烈。
这样看起来,如果领导者因为“个人喜好、有私心”而差异化的对待下属,特别有赏罚不分明的情况,会人为的让组织产生派系斗争,对公司产生比较大的伤害。
有一些老一辈的领导者,他们不了解LMX理论的进化过程,但是,他们却懂得东方文化注重情感、注重关系的观念,知道正大光明、堂堂正正为人处事的道理,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自发地达到了LMX理论所倡导的效果。
同样是“人际交换”,只有正大光明的领导者才会对组织的健康发现起到正向的推动作用。
组织中大部分员工对好(正大光明)的领导产生很强的感激之情,而很多人回报他的方式,是更加认同组织、依恋组织和忠于组织。这样他们的工作意义感非常强,组织承诺水平变得很高,然后员工投入度高。
据国际一家有权威的咨询公司得出的结论,员工投入度高的公司相比“投入度”不高的公司,生产效益高约6%。
想起自己呆过的两家公司。R公司入职之后有个文化建设叫“入模子”。入完模子后的很多人眼神都会放出光来,有些人还会“哭着喊着要进步”,因为文化建设的中心是“以人为本”,有受人尊敬爱戴的领导现身说法,分享他在公司进步的真实案例,这样就带动更多的员工感觉自己就是领导者的“圈内人”,都自发的想要“做好事,做成事”。另一个公司正相反,高层的小兄小弟们在公司受到重用,干的再好不如抱大腿管用,组织的风气可想而知。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派系分明,同时,谁还会为了公司的利益好好工作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