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长平之战

作者: 丝竹水韵 | 来源:发表于2021-01-13 10:09 被阅读0次

齐帆齐微课: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行军打仗不单单要有高明的战略战术。战士要作战勇猛,最为关键的是要有充足的粮食补给。

当年秦赵对决,战于长平。这一战对双方来说都是一决高下的死战。秦国想要东出一统天下,必须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赵国如果守不住长平,那从此以后再也无力抵御强秦。

赵国老将廉颇将军,固守城池,决不出战。那一战是一场拉锯战、消耗战,三年没有任何结果。双方物资供应不上,粮食奇缺,军士挨饿。

面对这种情况,即使将领有浑身解数,也无法施展。秦昭襄王面对这种情况,派白起到蜀中往汉中运送粮食。我们都知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在当时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一项任务也被白起和李冰成功解决了。

普天之下大灾,蜀中之所以有粮食,是因为李冰父子在蜀中治理的较好,修建了闻名于世的都江堰,治理水患。都江堰可以防洪可以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沃野千里。从中也可见当时秦昭襄王用人得当,修筑水利工程之远见。

再说白起,他是君主可以指的上的人,可委以重任的人,不愧是国家的战神。身先士卒,实地考察,经验丰富。克服重重困难,粮食被送到汉中,送到前线的时候,秦军将士大声欢呼,激动不已。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赵人这边颗粒不剩,秦人这边炊烟袅袅。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实力的差距与悬殊。如果没有经济和军粮作为保障,秦军就不会打赢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军粮到的那一刻,秦昭襄王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地了,看着他眼含热泪的迎接李冰,迎接白起。作为君主,那种信任没有被辜负。

正在这时,赵军阵前换帅。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作战经验丰富的廉颇。而秦军一直隐瞒白起到达前线的这一消息。从战争的结果来看,一个将领的文韬武略多么的重要。空有理论,没有实践,是不可能取得战争最后胜利的。

秦国经过秦孝公时商鞅的变法,经过秦惠王时张仪的辅佐,再加之秦昭襄王任用范睢,此时已经强大无比,具有绝对实力。尽管赵国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但是也难抵骁勇善战的秦军。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无数,有一些战争并没有灭国,而是通过谈判达成和解,割地求和。有人会想长平之战时期,为什么赵国不谈判求和。可以免去40万军士被坑杀的悲剧。

以往的战争当中的各国君主,他们的目标只是开疆拓土,取得一点利益,即可以停止攻伐。此刻秦昭襄王的目标不单单是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要东出一统天下。

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很难得到。赵国在战争上既然已失去优势,谈判桌上也不可能有任何回旋余地。赵国人也的确是有血性,宁死不屈。

根据范睢攻城要攻人战略思想的指引,发生了历史上长平之战,秦军坑杀赵军40万的人间惨状。从此之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强秦。为以后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过程当中,白起也有恻隐之心,杀降卒不是他的初衷。在这个过程当中,王上也曾怀疑过白起的忠心。在这个过程当中,白起又有多少无奈。可这一切都抵不过赢稷对一统天下的欲望。

战争已经远去,双方都损失惨重,我们在慨叹这段历史的时候,更应该看到一些东西。…

比如:双方对决过程当中,要想有底气就要有实力,要想有实力就要有发展,要想有发展就要会用人,要想会用人就要有远见,想有远见就要有志向。

比如:养兵千里用兵一时,不能怠于操练,不能短缺补给。

比如:学富五车固然重要,实际操作更不可少。要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方能统领众人。

比如:珍爱和平,共同抵御战争。古代战场上让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今战场更是无法想象战争双方损失有多么的巨大。

比如:作为国民要有民族气节,有家国情怀。要捍卫国土,捍卫尊严。

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我们每个黎民百姓都要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齐帆齐28写作成长营(10)1473字

相关文章

  • 以史为鉴——长平之战

    齐帆齐微课: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行军打仗不单单要有高明的战略战术。战士要作战勇猛,最为关键的是要有充足的粮食补...

  • 【历史】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 | 写在前面的话 长平之战 | 关于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 | 1. 机会来了(一) 长平之战 | 2. 机...

  • 20211218秦赵长平之战之我见及善待身边的人

    20211218秦赵长平之战之我见及善待身边的人 昨天刚把大秦帝国之崛起看完,看到秦赵长平之战这部分,长平之战,说...

  • 长平之战

    作者:周少辉 公元前262年,秦国的白起攻下了韩国的野王,上党危在旦夕。为了保卫上党,太守冯亭把上党献给了赵国,赵...

  •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发生了一场秦国和赵国的著名战役“长平之战”,因为年代久远知道的人或许不多,为什么要写这场战役?农耕畜...

  • 长平之战

    当白起坑杀了40万赵国降卒时,同时埋葬的,还有赵国的国运。 在这场后世称为长平之战的惨败中,世人大多谴责赵国国君的...

  •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有很多可讲的。首先起因是赵王贪心,接受了韩国上党官员献城,导致了秦国不再攻打韩国而去攻打秦国。 赵王起先问...

  • 长平之战

    读史的妙处在于,无论你如何嘘吁长叹,历史终成历史,纵有那么多机缘巧合,阴差阳错,抵不过阳谋阴谋,天算人算,一切已成...

  •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中国东周战国时代的一场大规模野战,前后耗时三年(近年来有一说为前期僵持对峙二年六个月,后期白热战六个月)...

  • 长平之战

    “我觉得这样不错。” “那好就这么办。” 时间来到公元前的262年。秦国攻打,并侵佔了韩国的野王。把它与韩国本土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史为鉴——长平之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cu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