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画心美丽文档东方文库
你为什么不爱赞美别人

你为什么不爱赞美别人

作者: 非凡的希瑞 | 来源:发表于2017-12-19 23:43 被阅读0次
    你为什么不爱赞美别人

    01

    一早女儿就穿戴美美地去了学校。这是她在美国上了一学期回国后的第一天上课。这个预科班有三分之二都是她的老同学,因此她带去了许多小礼物。

    中午放学后,我信心满满地问道:“今天大家都夸你的新衣服了吧?”

    “并没有。”

    “不会吧?没一个人夸你吗?”

    “没。”女儿失落地回答。

    “礼物分出去了吗?”

    女儿点点头。

    你一定会问,为什么别人一定要夸你呀?可对于刚刚从美国回国的我和女儿来说,心里却产生了巨大的落差:不被夸不正常啊!

    02

    还记得半年前女儿第一天去美国上学的情形。放学时,她一脸困惑地问道:“妈妈,有个同学想要我的鞋子怎么办?”

    我说:“不会吧?她怎么说的?”我担心女儿对英语理解有歧义。

    “同学说: I like your shoes!”

    “原来这样啊,她不是想要你的鞋子,她夸你的鞋好看呢!”

    在国内从来没遇到这种情形的女儿听我一解释,释然地笑了。

    第二天,第三天,接下来的每一天,听到来自女儿开心的汇报:

    “妈妈,有个同学说喜欢我的发卡!”

    “妈妈,今天有两个同学说喜欢我的裙子!”

    “妈妈,今天有几个同学喜欢我的书包!”

    “妈妈,Mary 老师说我的头发很亮!”

    “妈妈,Tony老师说我very Smart!”

    “妈妈,Iva 和 Amy 今天数学课争着要和我做搭档,她们说Sharon is so smart!”

    不知不觉一个学期过去了,我早已习惯了每天放学时女儿给我汇报的那些小雀跃。

    03

    有了两个场景的对比,这回国后第一天上课,我和女儿失落的心情可想而知。

    万分庆幸地,这种失落并没有持续下去,不到一个月时间,我们又开始变回了正宗的中国面庞,淡漠的脸不再期望赞美,也不再赞美别人。毕竟当我们真诚赞美别人的时候,那种惊诧、迟疑的眼神令人不悦甚至尴尬。

    女儿的欢笑也不及在国外的时候多了。庆幸的是,人的超强适应性又让我们渐渐开始习惯。

    我曾一度以为全世界的人都是中国人这样的矜持与淡漠,可出国后我知道了原来世界上还有许多热情洋溢、幸福真诚、不吝赞美的面孔。

    为什么中国人不爱赞美?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

    04

    “你的头花好丑啊,换一个吧?”

    “你今天的发型好奇怪啊!”

    现在甚至连同学们表达亲切的昵称都是诸如:丑晨、傻润、差儿……这样略带戏谑的贬义词。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用轻度嘲讽、轻蔑的词来表达亲昵呢?中华词汇如此丰富,为什么不用那些优美宜人的词汇来表达友好呢?

    特别是我看到女儿一个同学在QQ空间说她病了很难受,女儿留言:“吃点药,好好养病哦。”同学却回复:“谢谢,小短腿。”女儿只好无趣地回复两个字:“呵呵。”

    中国一些人这种病态的、略带戏谑的表达方式,从现实到影视剧中比比皆是。

    现实和影视剧中,夫妻之间的对话常常是这样的:

    “老公,你看我穿这条裙子好看吗?”

    男人连头都不抬起说:“可以,不难看。”老婆黑线脸……

    “你看谁谁家老公多能挣钱?你呢?”老公黑线脸……

    同事之间对话是这样的:

    “我娃会认很多字了,还会古诗和加减法。”

    “才三岁你就让娃那么累,看你这妈当的。”妈妈黑线脸……

    理发店对话:

    “你头发好干呀,要好好保养保养了!”“你这是在哪里烫的头发呀,怎么烫成这样!”顾客黑线脸……

    父母和孩子对话:

    “你看你这试卷粗心的,你就不能长点心?”

    “你看人家谁谁谁,你多向人家学着点。”

    “你能不能快一点,你的拖延症什么时候能改?”

    我在美国留学工作多年,我来还原一下美国人的表达方式。

    夫妻:

    “老公,我穿这件美吗?”

    “亲爱的,你太美了,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精致的美人。”

    “老婆,我失业了。”

    “哈哈哈,我们终于有机会穷游一下啦。”

    同事:

    “我儿子居然会说中文了,还学会了四则运算!”

    “哇,太了不起了!你和你儿子都好棒,好崇拜呀!”

    理发店:

    “我要修整一下头发。”

    “你的头发好美啊,只需要稍稍修理一下就会更完美啦!”

    父子:

    “爸爸,我考砸了。”

    “没有关系,你仍然是最棒的,我们一起找找原因好吗?”

    “慢慢来,不急。”

    05

    我们到底怎么了,语言中多是充满着负能量、责备与嘲讽?

    甚至很多人已经习惯了这种不正确的表达方式而到了一种不自知和享受的地步。

    白岩松在《中国人为什么总是不高兴》中说,中国人总是一副不高兴的脸儿是因为社会保障的不确定性、生活负担的压力、精神信仰层面的缺失等综合因素所带来的不安感。非常认同。

    除此之外,不得不说,我们中国人是一个不善于、不喜欢赞美他人的民族。我们的文化中,对帝王将相的赞美很多,但在我们普通人的交流中,赞美是非常吝啬的。为什么和西方文化如此迥异,因为中西有着不同的价值观。

    在西方文化中,人具有独立于一切社会身份之外的永恒价值,即人这个物种的高贵属性。人是有灵魂的,是高贵的。他们的文化,首先要表现的就是人的高贵价值。赞美就是其中一种表现的方式。经常性的、无时不刻的相互赞美,是体现了人之高贵的最好方式。同样,经常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赞美,也是我们体验自己是一个“高贵存在”的最好方式。

    在中国社交场合,小孩子是甚少被大人介绍的,只是像一个物件一样带来带去;而在美国,大人会非常郑重地把自己的孩子介绍出去,对方也会认真地与小孩子握手,询问小孩子的喜好,把小孩子当做一个有思想的成人一样对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并没有这种独立价值。人是一个社会化的集体符号,人只能享有他的地位和身份所附着的价值。比如在美国所有人直呼其名,不论上下级关系,而中国人的价值是体现在:张处长、杨老师、王教授、李局长……

    人并没有独立于身份之外的,天然的、不可剥夺的价值。

    这从终极价值观上面就找不到赞美他人的必要性了,即便得到了赞美也是因这种对身份的认同而赞美,身份没有了,赞美也就不复存在。正是俗话说的:人走茶凉。

    中国越底层的人越好面子,甚至有人愿意借高利贷、卖肾、啃老而去获得一些物品来装点门面,比如热衷买Iphone, 买奢侈品,为什么?这是由中国历史文化的价值观所造成的。

    因为底层人找不到身份标签,价值体验感非常匮乏。如果再不找到一点社会符号来装点自己,活着就会非常无趣和悲伤。可以说,中国文化只提供身份价值和工具价值,而没有独立于社会标签之外的,独立的、高贵的,人的价值。

    中国文化把人定义为了一个社会存在物,而不是一个精神化的人格主体。比如中国的“脸谱艺术”,演员带着脸谱表演,看不到表情和神态。脸谱就好比是一个典型的社会符号,呈现的是社会身份以及这个社会身份所被定义的应有个性和情感。人们赞美的是这张脸谱而非脸谱后面的人。所以普通人与普通人之间是没有赞美的必要的。

    西方文化认为,一个人即使没有任何社会的身份,他也是尊贵的,他应当享受到作为人的尊严和来自他人的欣赏。他必须参与分享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种观念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是不存在的。

    其实,上帝造人,人的起点本身就不应与动物在一个起跑线上了。作为“人”,应天然地获得欣赏。(这里不包括恶人、坏人,我们谈的是大多数普通人)

    06

    在《水知道答案》一书中,当人们对着一盆花天天说赞美的话,花儿会就越来越艳;对另一盆花什么也不说,这盆花长势平平;对第三盆花天天咒骂,这盆花很快就死掉了。

    在特殊仪器观察下,当人们对着湖水赞美,湖水会显现出美丽的涟漪;对着湖水嘲讽,湖水会显现出类似丑陋人脸的波纹。

    美国人的开心不是天生的,中国人的闷闷不乐也不是无厘头的。人体80%由水组成,赞美会让人开心愉悦就不言而喻了。

    固然由于各种社会制度与生活压力,人们已经懒得去关注他人的美好了,特别是在普通人之间,双方又没有任何潜在获利的价值,就更难以去主动赞美对方。但爱出者爱返,我们若希望世界对自己是友好愉悦的,那我们就要从自己开始,我们本就是创建这个世界的一员。

    文化固然根深蒂固,但至少我们可以左右自己说话的方式,是冷嘲热讽,还是真诚赞美?没有人会禁止我们用美好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吧?

    何不今天就开始对身边的人说一句:“生命中有如此美好的你,真好!”

    或:“今天的你,好美!”

    作者简介:

    非凡的希瑞,佛学素食倡导者,博士,英语零基础百天学会法发明人,曾服务于世界500强美资企业多年,现任国内某教育集团副总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为什么不爱赞美别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dwwxtx.html